谷文武一聽,頓時喜笑顔開。
一場調查結束。
李本興将結果向張興福作了報告。
張興福聽得臉色大變:
“讓你調查他,你怎麼能走過場!要是什麼事情都像這樣,不下點功夫,能查什麼名堂來?你這種查法,能查出個什麼子卯寅醜來?他谷文武牙齒都吃黃的人了,老油條一個。你難不成這麼快,就忘了他惡人先告狀的事情?從這個事情,你還看不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來!你就順着他毛麻?要是董留成他們查賬跟你一樣,光聽對方一張嘴,誰會說自己有問題?你就這麼被他忽悠!你這種查法,除了姑息養奸,還能怎樣!”
這話說得李本興脹紅了臉。張興福自覺交辦此項工作給李本興,已是白費。他長歎一聲,道:
“唉!就怕你今日不好好查他,明日會有人來查我們!”
一聲歎息,讓張興福對李本興寫滿是失望。李本興的臉,再次脹紅得像是一朵豬肝。
另一頭,張家善去找了王志山。
時間是周日早晨。張家善看到王志山周日沒回家,找到他,将他叫到了自己宿舍。一陣閑聊過後,張家善話題一轉,問王志山道:
“小王同志,你來分局多長時間了?”
王志山每天都在算着自己轉正的時間,早對這樣的問題了然于胸,何須去算?他當即道:
“快一年了。”
他很奇怪這個時候,張家善怎麼關心起自己來了?他很快問道:
“怎麼了,頭不尾地,你想起來問我這個問題?”
張家善逗着王志山,道:
“怎麼樣,工作快一年,都差不多轉正的人了,有什麼感受?”
王志山看了一眼窗外白花花的街道,白了一眼張家善:
“還能有什麼?除了天天收稅的一堆糟心事,你以為我還能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時機來了。張家善道:
“你怎麼一根筋,隻會想着收稅?你不會換個腦子,想想用你的專業,在你轉正的節骨眼,幹點讓領導們入腦、入心的大事情?你以為你一天到晚,像個悶葫蘆一樣,隻會低頭管好你的管片,就能行?小夥子,你長長眼。千萬别相信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鬼話!在單位,決定一個人發展與前程的,不是你幹了什麼,而是人家領導。領導還不得圖個所謂的‘知人善任’?可要是領導不知道你,你幹了也白幹。首先你得讓領導首先要‘知道’你這個‘人’的存在,了解你,對你有深刻印象,繼而才可能信任你,在需要人才時想到你,任用你。能你不是财校的高材生嘛!是不是課本上學的那些會計知識,被你下飯當鹹菜吃了?”
“怎麼可能。”張家善一番敲打,讓王志山一時摸不着頭腦。他不解地道:
“有什麼事情你直說!莫跟我拐彎抹角,淨兜圈子。”
一看時機成熟,張家善來了興緻。當下,他将分局準備為個體大戶建賬建制的事,交待給了王志山。
事情來了,王志山瞬間來了興緻。隻不過,他并不是沖着像張家善“幹一番大事”的奔頭而來。一想到能再次能夠幹上專業的事情,他多了按捺不住的沖動:
“專業啊,我的專業……”
年青人的激情被點燃了。日複一日的街頭稅收,全是太多的無奈與辛酸。沒有過多的秘密。那樣的工作,全是确定性之下的口舌之争,雖充滿爾虞我詐的算計與讨價還價,但最終隻産生零和博弈,全是簡單重複的枯燥乏味。他心心向往的,仍是面對會計賬本時的愛不釋手。做賬與查賬讓他着迷。隻有拿到會計賬本時,能讓他投入,讓他為之吸引。引領年青人的,隻剩下了面對會計專業的對弈與堅持。會計賬本讓他重回專業。他為此堅信,隻要堅持,他一定會在其間成長。沒别的。經曆過的查賬,全是博弈之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令人心生敬畏。他願意為此癡迷,不言放棄。
王志山翻出珍藏許久的會計課本。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裡是他專業的托付。他找到新建賬建制的内容,決定按張家善給他的主張,拿小鎮的商業批發大戶作文章,打造出一個樣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