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孫志剛牽頭,他們在收音機廠同樣賣出了不少東西,鹵味和包子全部賣光了,就涼皮剩得比較多,能有将近二十份。
饒是如此,蘇衛華夫妻倆也滿足得很。
等告别孫志剛,從收音機廠出來,蘇麗珍看都沒看坐在馬路邊上雙目無神的倆混子一眼,就徑自離開了。
這次沒用費事,倆人就再沒精力跟着他們整事了。
走完這兩個廠子已經是一點十五了,距離蘇麗珍下午上課隻剩十五分鐘,她不敢再耽擱,随手從車上拿起一根沒插絲的黃瓜揣兜裡做午飯,又囑咐夫妻倆慢慢往家走,在路上涼皮能賣多少、賣多少,就急匆匆調轉車頭往學校趕去了。
蘇衛華和李翠英看着閨女離去的背影,想着孩子連中午飯都沒顧上吃,都有些不是滋味。
這一刻,夫妻倆心裡不約而同萌生出一個想法,他們想要變得厲害,想自己能真正立起來,而不是一遇事就讓年幼的閨女給他們出頭。
所以,蘇麗珍當天下晚自習到家後,進屋就發現她爸媽兩個人正捧着她小學和初中的課本坐在燈下學得認真,旁邊還有她用過的作業本和廢鉛筆頭,以及一本字典。
被閨女發現他們偷摸學習,夫妻倆還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了一會兒,蘇麗珍才明白原來她爸媽是想要真正做出改變,可他們人到中年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努力,或者說是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想着多讀書、多學點知識總不會錯,所以兩人才找出女兒從前的課本自學起來。
對于父母這樣的決心和态度,蘇麗珍是既感動又驚喜,沒有人比她更清楚,未來的祖國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一旦跟不上這種形勢,就會被時代的大浪潮遠遠甩在後頭,所以父母能通過學習自強自立這一點,真的完全超出了她的意料。
同時,她也明白,迫使一向老實巴交的父母做出這樣改變的原因,究其根本還是為了她!
同她一樣,她的爸媽也是一心一意想要給她最好的一切,并時刻準備為她付出所有,以确保她不會被任何壞人壞事侵擾。
她何其有幸,能擁有這樣愛護她的父母!
所以面對父母的局促,她像小時候一樣,走過去主動坐在了兩人中間,一邊牽起一人的手臂,臉上揚起大大的笑容,高聲道:“爸、媽,謝謝你們願意陪着我一起學習,有了你們,以後我肯定不會怕苦怕累了!”
蘇衛華夫妻倆沉浸在女兒難得的撒嬌中,臉上的緊張漸漸散去,也露出了同樣舒心的笑。
“好,我們以後就陪珍珍一起學習!”
雖然氣氛很好,不過蘇麗珍心裡還另有計劃,所以不得不破壞這溫馨的氣氛,跟夫妻倆商量解決兩個小混混的事。
聽了蘇麗珍的一番分析和對策後,夫妻倆先是驚訝,随之是氣憤,不過對于女兒的安排,兩人都沒有多說什麼,還樂呵呵表示一切都聽她的指揮。
經曆了這麼多事,他們早已經明白女兒才是這個家的主心骨,既然他們做不到讓女兒安安穩穩地學習、生活,那就不會一邊拿那些煩心事讓閨女操心,一邊又不停幹涉她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又到了張表舅來送貨的時間。這陣子秋收,馬車人家回民村要用來收地,自然不能再借給張表舅。
不過這陣子丁大勇的烤苞米攤子掙了不少錢,他有心孝敬表舅,就托人買了一輛私人組裝的自行車。
這種自行車一般都是有渠道從大廠子拿到零件,然後再安排專業的師傅私下組裝好的,雖然不走正規工廠的生産流程,但是無論是零件還是手藝都沒有問題,每架卻比市面上百貨商店裡的正品貨能便宜三分之一。
張表舅有了這架自行車也解決了不少問題,畢竟馬車雖好,但是進出太紮眼了!不像自行車,清早他把菜蔬、糧食往車後座上一捆,車蹬子一踩,鳥悄地就走了,要是動作麻溜點,大夥兒起來前他就已經回來了。
張表舅每天按照順序先去丁家送玉米,然後才到蘇家。本來今天他像往常一樣把東西卸下,報好數量,等着蘇家人驗收付款,然後就能回家下工,沒想到這時蘇家的小閨女忽然把他攔住了,求他幫個忙……
--
周日,天晴日朗。
打從八月下旬開始,一直到如今九月中,鳳城就常常下雨,即便不下雨也是陰雲密布,最長的時候連着七八天都不見日頭!滿打滿算,也就是從本周中期開始,才一連三天都是大晴天,實在難得。
因為天氣好,又趕上大禮拜天,本就人不少的客運站門口更是行人如織,往來不絕。
隻不過,這人群川流不息的熱鬧場景在客運站門前的珍珍小吃攤附近卻打了個折。
隻見來往行人每每走到距離這小吃攤跟前兩米的範圍内,立時就有兩個流裡流氣的混子上前,擺出一副兇神惡煞的表情警告衆人不得靠近。
珍珍家的小吃味道極好,食物又幹淨衛生,自打六月底開始在這客運站門口出攤,每天都有不少人來購買,這麼長時間早已有了一批忠實的老主顧。
隻這幾天,因為這兩個一臉兇相的混子不錯眼地盯人,許多人迫于對方那實在吓人的眼神,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自然也就熄了買東西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