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列車員見小姑娘說話十分有禮貌,加上又買了她不少的貨,心情高興之下倒也知無不言。
蘇麗珍這才了解到,像這位阿姨這種在火車上賣食品的售貨員和餐車上的工作人員一樣,都歸鐵路客運段管理。
他們大多數都是正式員工,隻有很少一部分才是臨時工。
售貨員們平時在車上賣的貨都是客運段采購部門統一采購,價格也由上面制定,他們隻負責售賣。
以列車每次往返的行程為一個銷售周期,每次拿多少貨,賣掉多少,剩餘多少,以及這一路上的損耗,隻要把錢和賬目理清楚就行,基本上沒什麼難度。
所有銷售人員每個月都有銷售任務,但是這個任務指标定得非常低,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完成。
他們的工資形式是基本工資加獎金。獎金根據銷售任務來定,隻是多賣也并不多得。
也就是說,隻要你能按時完成任務,就可以拿到當月的獎金。但指望多賣貨,然後多拿提成或獎金,這個情況是不存在的。
而且在火車上賣東西也不是那麼好賣的。
車上最常賣的就是食品類商品,可如今大多數人還處在剛剛解決溫飽的狀态,日子過得緊巴,吃東西是為了填飽肚子,不是為了享受。
更别說火車上的東西有相當一部分溢價,讓原本有能力負擔這筆開銷的人也會下意識覺得不劃算,認為這種行為是當“冤大頭”。
按照這位售貨員阿姨的說法,總體來說,卧鋪車廂要比硬座車廂好賣。但是硬座車廂畢竟乘客基數大,例如香煙、啤酒這些暢銷品就賣得很快。
蘇麗珍一邊暗暗記下這些信息,一邊随意地從鐵皮車裡挑揀東西,不知不覺就拿了一大堆,這架勢把旁邊謝芳芳都給吓住了。
她倒不是心疼錢,隻是覺得火車上的東西大多不怎麼好吃,跟蘇媽媽的手藝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她雖然愛吃,但也不是來者不拒。
她本來是想提醒蘇麗珍一聲,可是看她和這售貨員阿姨有問有答的,又怕耽誤她的事,所以隻能一聲不吭地杵在旁邊當背景闆。
蘇麗珍也覺得想了解的東西都差不多了,這才讓這位售貨員給她結賬。
不算不知道,蘇麗珍這堆東西直接花了小十塊錢。
她從自己口袋裡找出一張大團結遞給對方,等對方找零的工夫,又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阿姨,那您覺得什麼樣的食品在車上最好賣?”
售貨員一邊動作娴熟地給她找錢,一邊順口答道:“要說吃的嘛,除了啤酒外,那肯定是花生瓜子這些禁得住吃又便宜的……再有就是咱東北這邊的特産了。”
她朝着蘇麗珍手裡的東西努努嘴:“就比如小姑娘你手裡那兩包糖和點心,不少外地人就很喜歡。有來這頭出差或者辦事比較急的,沒時間買特産,回去的時候趕上了就會買一些。”
“咱們這車上的東西雖說貴了些,但是質量可都老好了,誰買都能放心吃。”
蘇麗珍笑着應和了一聲,再次跟這位阿姨道了謝,之後就目送她推着小車往軟卧車廂去了。
謝芳芳這時候終于忍不住湊上前,好奇地問道:“珍珍,你打聽這些做什麼?你是不是想介紹什麼人進鐵路上班,所以提前摸摸情況?”
蘇麗珍搖頭:“不是,我隻是偶然想到一條路子。”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是關于我們公司産品的。”
謝芳芳十分聰明,很快就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哦,我明白了,你想把你們公司的東西也拿到火車上賣!”
蘇麗珍朝她一笑:“對,我确實有這個想法。”
她也沒多說什麼,主要是這會兒腦子裡很多想法,她也需要先理一理。
等和謝芳芳回到自己的卧鋪間,把手裡的東西交給蘇小麥,讓她帶着謝芳芳和芽芽喜歡什麼就吃什麼,蘇麗珍自己則找出随身攜帶的筆記本和鋼筆,坐到了卧鋪間外面臨窗的單人座位上開始埋頭拟寫計劃。
根據那位售貨員阿姨的說法,火車上比較暢銷的食品大緻分兩類:第一類是價格相對低廉,且頂飽和耐吃至少要占一項的商品;第二類就是地方特色食品。
蘇麗珍想到自家的鹵味産品剛好能覆蓋這兩類。比如平價的豆制品、花生、蛋類和雞鴨下貨;而其他大葷類鹵味和熏味可以做為地方特色食品,無論是自己品嘗、還是拿來送人都行得通。
确定了産品,之後是銷售渠道,這件事肯定要第一時間跟鳳城市鐵路客運段的工作人員聯系。
蘇麗珍有極大把握認定對方不會拒絕這件事。
隻是她估計讓對方像百貨公司那樣,答應他們設置單獨的貨櫃、允許他們公司給予鐵路銷售人員相應的提成補貼用以激勵銷售,以及讓出定價權這些條件,應該是都不成的。
畢竟鐵路部門不像百貨公司,後者本質上就是專門通過售賣各種商品盈利的單位,隻要能保證讓他們貨架上的東西賣得好、賣得快,适當退步也無可厚非。
但鐵路部門不一樣,人家的本職工作是鐵路運輸相關,在火車和車站内賣貨隻是一種簡單的盈利手段。如果蘇麗珍搞不清這些,跟人家大談特談之前那些要求,人家說不好會覺得麻煩。
就說像給銷售員提成這樣的事,一旦沒有客運段的上級部門配合監管,光靠他們自己,那步驟就繁瑣了。
畢竟她總不能再單獨雇人每天給這些南來北往的售貨員們核賬吧!
而且就算是雇了人也不見得服衆,到時候再叫什麼人覺得有機可乘,那才是壞了事呢。
所以客運段這塊肯定繞不過去。
那麼問題就又回來了,火車上賣的東西那麼多,人家客運段憑什麼要為了讓你家的産品賣得好,就多承擔工作量去配合你呢?
加上條條框框涉及太多,人家難免生出她事多譜大的感覺,說不定最後就懶得搭理了。
所以,想要這個銷售渠道,蘇麗珍就不能采取之前跟百貨公司一樣的策略。甚至因為對方的本職不是銷售單位,但市場前景卻遠超四家百貨公司這一點,還要盡量放低姿态。
另外,火車做為當下第一大交通運輸工具,龐大的運量也讓它成為了一個天然的宣傳平台。
在列車及站台、站點上銷售她家的産品,如果運作得當,無疑會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這個品牌。
顧客第一次不買沒關系,隻要能記住“珍珍”這個牌子就好。一次、兩次之後,說不定哪天再碰到就會想買來嘗一嘗,或者偶爾跟親戚朋友提一嘴,這就相當于是把他們的聲名推廣到更遠的地方去了。
而那些更遠的地方自然都是他們的潛在市場。
隻是具體要怎麼做呢?
蘇麗珍下意識咬起了筆頭。
當初擺攤剛賣鹵味的時候,她用的是請人免費試吃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