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你都知道皇家不要的妃嫔沒有活路,那聖上自然也明白,他哪怕是為了自己的仁名,都會把冊封禮辦下去的。所以鎮國公這是下了步臭棋,活生生是給人當了出頭的椽子。我看等他冷靜下來,就會自己去聖上身前請罪。
不然群臣激憤下,不僅皇後和皇子的名聲要壞了,鎮國公家這些年積攢的清譽和聖心也就要沒了。真不知是哪位高人,能把鎮國公算計成這樣。”
賈荀翻過一頁文章道“而且下下個月就要恩科了,無論如何皇後都沒法把冊封禮拖到恩科後的,不然聖上怕是第一個不答應。”
靈雨聽不明白,靈芸聽得一知半解,不過她們都明白了怡姐兒這回應該是沒事兒,就放下了心各做各的去了,但賈母王夫人和黛玉跟前的姜姨娘可就不是如此幸運了,為人母者,一日日的哪有一刻能不操心的呢。
“怡丫頭的事兒我同幾位太妃問了,說是宮裡的皇後娘娘一直拖着冊封禮,要麼說是禮儀不對,要麼說是東西不齊,要麼說是日子又不太好,太後發了不止一次火了,但是皇後娘娘依舊故我。”賈母搖搖頭歎道
“不過怡丫頭總歸是會進宮的,這點兒你們放心,天子一言九鼎,不會為了皇後或者鎮國公就把事兒改了。”
“母親,隻是我想着就算怡丫頭她們如此進了宮,怕是會受宮裡的磋磨。”王夫人握着佛珠,蹙着眉道
“特别如今宮裡咱們家連個消息都遞不進去了,怡丫頭過的好不好做了什麼事兒,咱們是一無所知啊。”
姜姨娘本垂頭立在黛玉身後,聽了這話悄悄擡了頭看向賈母,見賈母沉着臉搖了搖頭心裡更是酸楚,險些掉出眼淚。
黛玉不動聲色的拍了拍姜姨娘的手,示意她壓一壓心緒,掉眼淚不算什麼,但為了宮裡的娘娘在老太太眼前落淚,難免有逼迫之嫌。
姜姨娘趕緊偷偷擦了淚,在黛玉身後把頭垂的更低了。
“老太太,母親,要我說怡姐兒這事兒倒未必是壞事兒,鎮國公家上的折子聖上是親自允了的,隻是皇後娘娘和承恩公府不願意罷了。
如果承恩公府見好就收,聖上心裡怕是還有幾分顧忌和垂憐,但皇後娘娘和承恩公府把事情鬧得與世皆知……聖上怕是自己臉上都過不去呢。”
賈母贊譽的看了黛玉一眼道“所以這事兒要麼是極好要麼是極差,到底如何還得看皇後娘娘何時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