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綜英美]無恥之徒的生活沒那麼糟糕 > 第176章 第 176 章

第176章 第 17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莫爾斯先生看來,“早熟”是一個帶着悲劇色彩的形容詞。孩子應該像植物一般,在合适的環境下,自由充足地按照規律成長。在無知的年紀無知,在叛逆的年紀叛逆。

所以,他隔着單向玻璃,看到的不再是諾拉這個孩子。而是自己的那位好友,那位用自己生活中的不順為借口從而逃避父職的好友。

***

“比安奇小姐,您來到華國前,是因為何種原因認識伊莎貝拉·阿隆索?據我們的信息,遇到陳小姐、去陳小姐家裡做客實屬偶然,你又是怎麼同阿隆索聯系,并且協助對方?”

諾拉已經被恐懼吞沒,她逐漸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一種極緻的孤獨正在她的耳朵裡叫嚣,“我傷害了我最好的朋友,我隻是——我隻是——我隻是覺得不公平。”

“不公平?”

“是啊,我很小的時候,有很多的朋友,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突然都離開了我的生活。最後,我隻有瑪麗安和墨菲,我知道墨菲不喜歡和我在一塊兒,他愛瑪麗安,但他不想成為瑪麗安身邊的影子。可是我願意,瑪麗安在哪裡,我應該就在哪裡。可我跟不上他們,他們要去比賽、要去訓練,我隻能在學校裡等待。等他們回到學校的時候,我走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學校裡的人才突然發現,原來我叫諾拉,原來我也在啊。”

“你嫉妒艾德琳·陳?”

瑪麗安搖着頭,“不不,不是嫉妒。”

“那為什麼要這樣做?”

瑪麗安回答道:“我隻是覺得不公平,一個隻是在我們生活中出現了幾天的人,為什麼要讓我的瑪麗安和墨菲念念不忘,就因為她選擇那樣魔幻的方式消失嗎?其實,我最初隻想幫瑪麗安和墨菲把她找回來,隻要她回來了,她就不會那樣特殊了。有一天,我去訓練場等瑪麗安,阿隆索找到了我,她說她可以幫忙找到艾德琳,但是我必須付出代價。”

“你為什麼相信她?代價是什麼?”

“信不信,我都沒有什麼可以損失的,而且代價也隻是說一說,她從沒要求我付出什麼。在來華國之前,她隻是要求我在網上幫她發布一些關于艾德琳·陳和她身邊人的信息,所有的材料都是阿隆索提供的,我——我一個人帶着的時候喜歡研究——我算是一個半路子黑客吧。阿隆索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徹底失去痕迹和好奇心,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會讓艾德琳自己主動暴露在公衆中。的确,在來華國後,她不僅在網絡上現身,在現實裡我也遇到她了。那天,我剛剛見到艾德琳,阿隆索就聯系我,我不知道阿隆索是怎麼知道的——阿隆索讓我通過瑪麗安,去艾德琳的家裡。阿隆索說她會安排好一切,我隻要過去,然後,确保艾德琳吃下足夠多的食物。我太了解瑪麗安了,我知道怎麼挑撥她的情緒。很順利,一切都很順利,我不知道阿隆索是怎麼做到的,但是我很害怕,那天所有的食物我都不敢碰。”

“隻有這些?你沒有投放任何藥品嗎?”

“沒有,其實,從那次訓練場後,我就沒有再見過阿隆索,我——我以為——”

“比安奇小姐,一切皆有代價。”

***

介于諾拉·比安奇并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加上沒有任何直接性的證據,在同涉外部門溝通後,瞿麥通知莫爾斯先生,“在事情沒有惡化之前,立刻帶她出境。這一點,我想陳小姐那裡已經和你說明了。莫爾斯先生,我希望你明白,不是沒有問題,是我們決定隻查到這裡并且不查出問題。”

莫爾斯先生一早就收拾好了重要的文件和護照,并且已經同妻子喬安娜商量好,隻要華國方面結束對諾拉的審查,他們夫妻兩人會第一時間帶諾拉回到芝加哥。

至于瑪麗安和墨菲,他隻能希望陳小姐在華國有足夠的能力給他們最好的保護。他同瞿麥道謝,“很抱歉帶來的麻煩,我這就定最近的航班。”

“莫爾斯先生,她已經幫你們安排好了,莫爾斯太太會在機場和你碰面。”一邊滿臉寫着不情願的彼得低頭看着自己的手機,機械地傳話,“她還說,請你們放心,她會保障瑪麗安和墨菲的安全,并且等時機成熟,第一時間把他們兩個送回去。”

莫爾斯先生倒是不太擔心瑪麗安和墨菲的安全,他知道舒家在華國意味着什麼,知道能和這樣一個部門保持友好聯系意味着什麼。盡管艾德琳·陳依舊出乎他的預料,但至少,這是她能力的一種體現,他不會讨厭這種能力帶來的安全感。他同彼得握手告别,“謝謝,也請替我向她轉達。”

瞿麥安排的工作人員帶着莫爾斯先生離開,他看着滿臉不開心的彼得,“怎麼了,失魂落魄的。和我說說昨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忘了。”彼得可一點兒都不想回憶,他甚至想問問艾德琳認識的那位法師,有沒有什麼咒語可以讓自己腦子裡記憶少一段的。

“人要正視自己的恐懼,晚上訓練的時候,要不要一起,據說她很擅長給人脫敏。還有,小子,你這樣會讓我誤認為你在為情所困。”瞿麥搭着彼得的肩膀,帶着他離開這個略顯壓抑的地方。

他們來到一間辦公室,瞿麥扔了瓶水給彼得,“休息一會兒,你們淩晨才回去吧,她有時候要麼心大,要麼又太過小心,遊走在兩個極端,看着都累。”

也許是一起在訓練場被艾德琳摔打出來的情誼,彼得突然對瞿麥敞開心扉,“我第一次見到艾德琳的時候,我指的是——不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對了你知道我們第一次見面其實在酒店的自助餐廳嗎?當時她都沒搭理我。扯遠了,我當時第一次和她說我的信念,我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我發現,有沒有可能這是我的一廂情願呢,就好比,我無法阻止她傷害自己,她用我保護她的工具傷害自己。”

在哥譚的那兩年,瞿麥總是能從韋恩先生或者阿爾弗雷德先生口中聽到艾德琳對彼得在各種細節上的關注。

那個時候瞿麥還不知道他們的特殊,隻覺得艾德琳和韋恩在培養着一個小特工,一個小接班人。尤其是艾德琳,還是用溺愛方式在培養。好比有一次韋恩先生帶着彼得徹夜不歸,阿爾弗雷德先生念叨着,“陳小姐說了,彼得十八歲之前不允許熬夜,容易影響長個子。”

但這種對他小心翼翼和保護和他所要面對的現實,太過于矛盾——彼得始終用一顆柔軟溫和的心面對黑暗。

一雙非黑即白的眼睛,最擅長捕捉什麼?

最擅長捕捉到,對自己信仰、對自己靈魂的質問。

“哀莫大于心死,明白這句話嗎?”艾德琳舍不得上的一課,瞿麥決定好心且免費地替她給彼得補上。

他看着彼得,“你眼裡的艾德琳是什麼樣的?我認識她比你早一點,并且始終以一個普通人的角度認識她。你們或許覺得她的那些資料真真假假,很有可能就是她自己亂編的,的确,在我看來,觀察大猩猩,就很有可能是她小時候《動物世界》看多了。

我不相信那些資料,我相信這麼多年我的職業經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