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河州衛的時間有點巧,還有一些日子就要正式過年,走鞏州城商隊起碼一兩個月,有這份心氣的早就出發,沒有的就是打算年後挪窩。
最後一支走鞏州城的商隊已經在三天前正式啟程,他們想追上去都來不及。
“之前的那隻商隊趕的這麼急,也是為了把貨物在年前賣出去。”
三四月的路硬生生兩月走完,連徐墨陽這個不怎麼幹活的腰都小了一大圈,更别說是本來就瘦的葉娘子了。
“那就不急着走了,剛好乘着過年的時候養養身子。”
徐墨陽看了眼繁華的人流,很快便做出決定。
“在這邊暫時住上兩月,賺些錢糧回來,省的你總是心慌。”
河州衛是他來到這裡以後看到的最大的城市,不管是人口還是消費潛力都跟之前不是一個數量級,加上過年人們大多出手大方,徐墨陽琢磨着鹵肉應該會挺有市場。
“小郎君也要扯上兩身衣物,過年不穿新衣可不行。”
葉娘子看着徐墨陽身上已經褪色的衣物,剛剛舒展的眉頭又擰成一團。
“不用吧……行行行,賺了錢再說。”
徐墨陽想到衣物問題就有些頭疼,他不是特别糙的性子,但這個時代的衣物成本着實有些高,而且在沒有工業染料的情況下,新衣過水兩三次便成了舊衣,實在是有些劃不來。
“先找中人租套合适的院子。”
徐墨陽有些僵硬的轉移了話題,這些衣服的材質他認不出來,但的确是越洗就穿着越舒服,比起還要跟新衣磨合,他暫時更偏向舊衣。
“這次的要求要高些,不出意外,我們會在院子裡過年。”
徐墨陽生怕葉娘子隻看價格,特意多叮囑了一下。
葉娘子點點頭表示明白,然後對着中人就是一頓噼裡啪啦。
“要離商鋪那片近些,不然不好做生意。”
保證人氣值。
“要清淨些,旁邊鄰居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是偏僻地方,最好高叫一聲就有人來幫忙。”
這是講究安全和隐私。
“最好是兩個相鄰的院子,一大一小的那種。”
如果生意太好要雇工,在住的地方幹活總有些不自在。
“價錢可以超出尋常院落些許,但不可過分。”
好處費肯定是要給些的,可要是仗着手上的房源貪得無厭,葉娘子也不是吃素的。
“我們這行掙的本就是口碑錢,若是貪心壞了名聲,也就做不下去了。”
中人倒也沒怎麼生氣,醜話說在前頭的客人才好伺候呢,隻要按照要求找了房子,錢糧那是妥妥的到手,畢竟真心需要的人才會有諸多要求。
“若娘子着急,我可以先帶您去看看幾間合适的屋子。”
這邊的中人是沒有房屋信息登記本子的,所有的内容都靠腦子記住,所以隻要稍作匹配,就能得出合适的選項。
“若您等得及,我去找幾位同行,屋子的數量還能更多一些。”
當然了,這種方法的弊端也很明顯,就是人腦的記憶力有限,若是有限的選擇中沒有合适的,就要去找其他中人尋求合适的房源,利潤也要分出去一些。
徐墨陽不是沒有疑惑他們為什麼不用紙筆記錄,直到他了解了這個時代的識字率和文房四寶的價錢後,他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真的是爛筆頭比不上好記性。
一刀紙數百文錢,平民子弟哪裡用得起呢。
“勞煩給我們介紹個可以開火的客棧。”
葉娘子也不指望自己一次就能找到滿意的院子,好歹是未來兩個多月的住處,精挑細選一下也是應該的。
接下來的日常,就是葉娘子邊忙忙碌碌進行食物加工,邊被中人拉着去看能租的院子,偶爾有空還去布莊繡坊瞧瞧,心裡琢磨着要多久才能給郎君換身新衣。
在這樣的努力下,三天後,葉娘子成功找到了合适的院子,跟徐墨陽一起搬了進去。
“可以抓幾隻豬崽回來養着,等走的時候也是好幾十斤肉呢。”
葉娘子是知道徐墨陽對豬肉的執念的,現在院子夠大,隻要做好清潔味道也不會太重。
“……還是另外租個院子吧,這邊總是要住人的。”
徐墨陽聽到葉娘子的建議,眼睛一亮卻又有些遲疑,最後還是忍痛退了一步。
以前在現代的時候,裝着豬的卡車也有幾次跟他在路上相遇,那個味道着實有些銷魂,徐墨陽想吃豬肉,但沾上那股子氣味還是算了。
“可以找個偏僻些的地方,買上三五頭斷奶的豬崽子,雇個年紀大些的女郎去喂食。”
徐墨陽承認,自己就是矯情(或者說嬌氣),又想吃豬肉又不想自己養豬,為此甯可多花些銅錢,費些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