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方雨?有什麼事嗎?”
方“就是,就是我找王敏,但是又聯系不上他。”
章“王敏當兵去了”
方“啊!他什麼時候走的?”
章“前天,額,不對,是大前天。”
方“大前天嗎?”
章“嗯?”
方雨算了下日子,就是王敏聯系她的第二天。
方“哦,沒事了。哎,等等,王敏為什麼突然去服兵役?”
章“他家......以後有機會,你還是親自問他吧。等等,還是直接和你說吧,免得你問起他,他尴尬。他家經濟遇到困難,服兵役有補貼。”
方“好,我知道了,謝謝。”
挂掉電話。方雨回到房間,座在椅子上。
--王敏家很困難嗎?連學費都沒有嗎?
--他暑假打工的是缺錢,不是鍛煉社會經驗。
--我怎麼才能幫助他?
方雨再次把心願瓶拿出來,拿出一張紙鶴紙,寫下
“從現在開始,我要存錢,或許将來可以幫到王敏。2009-8-9。”
王敏感覺,或許這就是天意,拼命學習,跳了2級,結果又要還回去2年。
本以為會浪費這2年時間,但是收貨遠遠大于他的想象。
王敏被發現有妖孽一般的槍感。特别是狙擊方面。
一年後,王敏服役的第二年,紅三代陳倩(女)旅長破格提拔王敏為特種部隊飛鷹小隊替補狙擊手。
王敏學會開車,拿到駕駛證。
飛鷹小隊裡有配計算機高手。王敏一有空就跟着學習。
特種部隊還有各種更廣泛更全面的訓練。王敏的眼見大大提高。他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吸收着新的知識。
飛鷹小隊負責華南地區緊急情況,特别是邊境線。經常有任務。
一次任務,主狙擊手不幸犧牲,王敏成為從替補轉正狙擊手。
任務意味着傷亡。隊友受傷退役,又或者犧牲,每一次王敏都很難過。他不喜歡這種感覺。
王敏的心理素質評定一直很差。隊長兼心理輔導員肖戰和他說過,他的内心有很多負能量,無論是生活還是任務,他的思想和行動總是偏向于悲觀,希望他可以慢慢調整。
每次隊友的負傷離隊或者犧牲。在任務中,王敏還是能控制住情緒。但是一旦結束任務,他總是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時間來調整心态。
而這種悲傷的情緒又會影響他人。
而且王敏不喜歡部隊裡的生活。封閉式,沒有自由。
隻有高空跳傘訓練,那種短暫的無拘無束的飛行,才能使他忘卻煩惱,心情愉悅。
服兵役假期很少,王敏為了省錢,放假也很少離開軍營。加上他沒有手機。方雨幾乎和他斷了聯系。
王敏日複一日的訓練。
方雨無盡的題海與試卷。
時間與空間的阻隔,方雨心中的那份悸動漸漸冷卻下去,她腦海裡的王敏也随着時間的流逝漸漸開始模糊。
唯有那一個未完成的約會,那種不圓滿的感覺,偶爾提醒着方雨。
兩年兵役即将結束。
陳倩和飛鷹隊長肖戰極力挽留。
王敏還是決定去上學。
最後陳倩提議簽訂了一個三年的聘用協議。每年王敏可以獲得一定的補貼,每半年必須進行一個月的封閉訓練,飛鷹小隊需要王敏的國内任務必須強制參加。
6月高考結束之後
方雨Q-Q留言“考完了,我感覺考得還不錯。爸爸給我買手機了,号碼是1XX”
6月下旬,高考成績出來之後
方雨Q-Q留言“我考了XXX分,第一志願是中山大學的藝術系”
7月下旬
方雨Q-Q留言“錄取通知書到了,我被中山大學的藝術系錄取了。”
很久以前,從每次打開Q-Q的期待,到每每沒有回複心塞。漸漸變成了無所謂。
沒有太多的話語,隻是簡單的告知。為了告知而告知的告知。
又很久沒有收到王敏的信息了。
方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喜歡王敏。
還是為了那個沒有完成的約會。
8月上旬
王敏借用戰友手機登上Q-Q,看到方敏的留言後,想了一下打算直接打電話。
王敏“借我打個電話”
戰友打了個手勢“OK”
王敏先翻了一下日曆本,看着日期計算了一下,再走出宿舍。撥通方雨的電話。
方雨“喂,你好。”
時隔兩年,再次聽到她的聲音。
方雨“喂,能聽得到嗎?”
王“是我,王敏”
方“王敏?你也買手機了嗎?”
王“這是我戰友的手機”
方“哦”
王“恭喜你考上中山大學。”
“謝謝”方雨想起兩年前的約定“開學前有空來深圳玩嗎?”
王敏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問“10月16日可以嗎?”
又推遲了!
方雨發現沒多大感覺,沒有上次的那麼難受,隻是隐隐有點不舒服。
“好”方雨答應了。
王敏補了一句“我要到10月6日退役,對不起。”
方雨“10月6日,那都開學一個月了啊。那你是國慶假期結束就來學校嗎?”
王敏“退役之後先回家一趟,可能還要晚幾天。”
方雨“哦,那你到學校了記得和我說哦。”
“噔...噔...”
王敏看了一下手機“有别的電話打進來。我先挂了。”
方雨“嗯。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