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趙謙領軍出征不久,南宋朝堂暗流湧動,氣氛異常。
二皇子趙瑞,觊觎太子之位已久,暗中結黨營私。
四皇子趙钰,明面上與太子交好,背地裡培養幕僚和死士,擴張自己的勢力。
三皇子趙恒,則是最為焦慮的一個,他出生卑微,遠不及自己的兩位兄長和四弟,原本就嫉妒太子的地位和聲望,如今看到太子出征更是心急如焚。一旦太子立下軍功,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将更加岌岌可危。
趙恒多年來四處奔走,費盡心思地在皇帝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能,暗中與一些對太子不滿的官員勾結,企圖制造事端,讓太子在朝中失去民心。
朝中的局勢變得異常複雜,皇子之間明争暗鬥,同時也将注意打到左丞相嫡女,南宮知秋身上。
都知南宮知秋不僅美貌出衆,更兼才華橫溢,是京城中人人皆知的醫聖傳人,若能與南宮家結親,不僅能夠得到相府的支持,還能借助南宮知秋的才華為自己增添更多的籌碼。
群臣們更是各懷心思,或觀望、或站隊、或自保。
衆皇子開始明裡暗裡接近南宮知秋,無論是書院裡還是大街上,偶遇、獻花、獻寶、約飯...層出不窮,都在找到機會拉進關系。
南宮知秋被擾的心煩,她向來聰慧,對世事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怎會不懂這朝堂局勢明顯的變化,對于衆皇子的接近和示好,無論是為了南宮家還是為了自己,她都始終保持着一定的距離和警惕。
南宮義五十大壽之日,滿園喜慶,與之交好的文武百官紛紛前來祝壽,紅毯鋪地,花團錦簇,一派繁華景象。幾位皇子也如期而至,其中三皇子趙恒更是攜帶着禮物,步履從容地步入南宮府邸。
滿堂賓客中,趙恒一眼便看到了南宮知秋的身影。隻見她身着淡雅的衣裙,宛如初春綻放的玉蘭,清新脫俗,不沾染一絲塵埃,眼眸清澈如水,舉止間流露出與生俱來的高貴與優雅,讓趙恒不禁為之傾倒。暗自贊歎,這人間絕色,定要成為自己的女人。
正當衆人歡聲笑語,祝壽之詞此起彼伏之際,“陛下駕到!”宣報聲響起,打破了壽宴的喧鬧。群臣紛紛起身整理儀容,準備迎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聲高呼,聲音洪亮,回蕩在南宮府邸的庭院之中。
皇帝趙勻龍顔大悅,笑聲爽朗,他揮手示意道:“哈哈哈,衆愛卿平身,不必拘禮。”
随着趙勻話音落下,百官紛紛站起身來。
趙勻微笑着将南宮義扶起,“丞相勞苦功高,為我大宋鞠躬盡瘁,付出無數心血,朕都看在眼裡,今日是你的五十大壽,朕特意前來為愛卿祝賀。”
“陛下言重了,臣不勝惶恐,陛下之恩,臣銘感五内,臣雖年已半百,但願繼續為陛下、為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趙勻微微一笑,很是滿意。不過一頓,他又向一旁的南宮知秋投去目光,“知秋侄女果真是愈發出落得水靈,才貌雙全,尊夫人泉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
南宮知秋微微躬身,表情淡然道:“陛下過獎了。”
聞言,趙勻又看了看在場的衆人,目光留在自己那幾位皇子身上,眸色深邃。南宮知秋年滿十八尚未婚配,早已成為衆人矚目的焦點,皇子們各自才華出衆,也都未娶正妻。今日,他們一同前來為丞相祝壽,這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愛卿,随朕入上座,朕可是給你備了厚禮。”
南宮義跪謝隆恩,随他一同入上座,趙勻舉杯,邀衆臣入席。
聽着寒暄,蕭沐站在南宮知秋身旁甚是無聊,偷偷地打了個哈欠,南宮知秋見狀,微微搖了搖頭,笑了笑,随後從桌上拿了塊糕點遞給蕭沐。
蕭沐笑了笑,剛要接過糕點,就感到了一絲不甚友善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她順着視線望去,正對上了三皇子趙恒的視線。
估計是上次在書院門前壞了他好事的緣故,趙恒因此對她不喜,不過蕭沐壓根不在乎,對自己不爽,難受的是他又不是自己。
蕭沐收回視線,愉快地接過南宮知秋手中的糕點,“還是姐姐對我最好。”
“丞相大壽,可有何想要的?”趙勻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