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村裡幹活需要出大力,因此,村裡的人平時最崇尚身強力壯的漢子。

他們見衛鞅看着文文弱弱的,打起架來卻這麼兇,不由對衛鞅略微有些改觀。

不過,僅僅是打一架,還遠遠不足以讓村裡人接受衛鞅這個外來人。

尤其是村人們很快就發現,衛鞅空有一身力氣,卻是個中看不中用的,完全不會幹農活。

不僅如此,他還有些“窮講究”——香噴噴的麥飯,他覺得難以入口,他總是把自己打扮得幹幹淨淨的,每隔幾日都要打水洗澡……

即使他換上了一身破舊的衣衫,站在村人之中,他看上去也完全不像個農民。

種種迹象都表明,衛鞅的身份不一般,村人們自然也難以将他當做“自己人”。

衛鞅顯然也知道,他想要裝普通黔首,肯定裝不像。

于是,當村裡人詢問衛鞅的來曆時,衛鞅告訴他們:“我原本是魏人,家裡有親戚在魏國做官,我也跟着沾了些光。後來,我那個在魏國做官的親戚被人給害死了,我怕那些人不肯放過我,隻好逃到秦國來……”

由于他說話時,特意帶了些魏地口音,當地村民們最終信了他的話。

後來,村民們見衛鞅努力地幫他們幹活,想要融入到他們之中,也就漸漸接受了衛鞅,有好心人開始指點衛鞅該怎麼開墾荒地。

這些老農們經驗豐富,卻不擅長表達,隻能跟衛鞅連比帶劃地展示。

衛鞅花了一番功夫,才終于弄明白他們的意思。

在這些老農的幫助下,衛鞅的種田技術進步很快。現在的他,起碼不會再輕易把那些苗苗給種死了……

聽到這裡,嬴稷面色有些古怪:“商君不會隻是忙着跟人學習種地去了,别的什麼也沒做吧?”

“不會。”嬴渠梁雖然與衛鞅相識不久,對衛鞅卻有一種莫名的信心:“衛鞅是個心志堅定之人,一旦下定決心,就會毫不猶豫地朝着目标所在之處而去。他必然不會忘記自己此行真正的目的。”

衛鞅在與農民們打交道方面,花費了不少時間,嬴渠梁卻并不覺得這是無用功。

頒布《墾令》,提高秦國的糧食産量,這一切都與秦國的農民息息相關。

衛鞅對農民多一些了解,總是沒有壞處的。

“衛鞅在為變法之事做準備,我們也不能懈怠啊。”這般說着,嬴渠梁又給自己取了一沓奏疏來。

……

對于黔首,就要限制他們,讓他們保持愚鈍的狀态。如此一來,他們才不會變得奸猾,才會老老實實在種田,服從朝廷的命令。

黔首們老實而又愚鈍,國君在管理他們的時候,就不費力……

衛鞅原本一直秉持着這種想法。

直到他親自走入這些黔首之中,他才發現,他似乎低估了這群一直保持着沉默的群體。

這些人無姓無氏,就如路邊的雜草一般不起眼,又如無根的浮萍一般卑微。

可他們也有屬于自己的生存智慧。

比如,住在衛鞅隔壁的二牛,已經熟練地掌握了不同稱量糧食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他利用這些工具的誤差,在每年繳納賦稅之時,給自家“省”下了一些口糧來。

又比如那個見了衛鞅就會向他獻殷勤的春妮,她雖然力氣沒有村裡男人大,可她卻自己搗鼓出了一件農具來。憑着這件農具,她幹農活的效率不比那些男人差……

如果是之前的衛鞅,在看到這一幕幕情景之後,肯定會想方設法限制這些黔首們取巧,并對他們嚴厲斥責。

但在親身與這些黔首們接觸過之後,衛鞅發現,這些黔首們費盡心思,也不過是為了活下去罷了。

活下去,是人之本能,他們有錯嗎?沒有。

他們的“奸猾”,帶給國家的,似乎也不全然是壞事。比如春妮為了省力氣一些,自行改良了農具。

如果這種農具能夠得到推廣,其他黔首是不是也能夠花更小的力氣耕更多的田?秦國境内是不是有更多的荒地能夠得到開墾?

衛鞅的想法産生了動搖。

他開始懷疑,他先前那些疲民、愚民的想法,真的是正确的嗎?這麼做,真的能夠讓秦國受益嗎?

衛鞅搖了搖頭,從稻草堆上站起身來。他将粘在自己身上的一根稻草拿了下去,準備去給嬴渠梁寫折子。

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他對于如何将新法灌輸給這些黔首,有了一些眉目。

黔首們是記不住那麼多條條框框的,他們想要讓黔首們領會他們的意圖,并按照他們的想法來做,就需要去繁從簡。

……

嬴渠梁在收到來自衛鞅的奏疏後,第一時間将那封奏疏翻開,仔仔細細閱讀了一遍。

“這經過改動之後的條例,果然變得更加淺顯易懂了。他果然從來不會讓寡人失望!”嬴渠梁眉眼含笑地對嬴稷道。

嬴稷:“恭喜大父,我秦國變法之事,終于能夠繼續推行下去了。”

因為衛鞅這個“變法主事人”的缺席,這變法之事,擱置了數月光景。

嬴稷知道,嬴渠梁嘴上說着不着急,實則心中十分焦急。

秦國将河西之地從魏國手中奪了回來,又兩次挫敗趙國,在幾場戰争中戰果累累。

秦國固然從中得到了豐厚的利潤,卻也提前暴露在了六國的視線範圍中。

如今,六國正對秦國虎視眈眈,尤其是被秦國狠狠扇了一巴掌的魏國,無時無刻不想着把面子給掙回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的國力遲遲得不到提升,無疑是十分危險的一件事。

即使秦軍在白起的率領下,變得銳不可當,但隻要魏國揚長避短,跟秦國打持久戰,秦軍的威懾力就會直線下降。

現在的秦國,哪怕是打一場普通的仗,糧草都得經過再三計算。

跟人打持久戰,那就是自尋死路。

變法事業終于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嬴渠梁心中也松快不少。

然而,就在衛鞅即将回歸之時,嬴渠梁卻突然收到急報——衛鞅在返回栎陽的途中遇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