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值得好生培養!
……
多日不見,衛鞅瞧着黑了許多,也瘦了許多。
原本他還有幾分矜傲樣,回來的時候,神色間卻頗多感慨。
他一見了嬴渠梁,便忙不疊地對嬴渠梁道:“鞅總算明白,君上為何堅持要與黔首溝通了。這次,鞅與黔首同吃同住,的确收獲良多。”
像衛鞅這等學子,是在各國遊曆過的。從前,他也不是沒有見過底層黔首勞作的樣子。
隻是,那時的他,看過就罷,從未去深想,也不曾把自己放在黔首的位置上,試圖理解他們。
這一次的微服私訪,卻讓衛鞅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他雖然已經将這些想法大緻整理了出來,以奏疏的形式呈給嬴渠梁,但他猶覺不夠。
此時,衛鞅正有着滿腔的想法,急欲與嬴渠梁交流溝通一番。
“這個不急,且先讓寡人看看,寡人的大才,是否有什麼損傷。”
嬴渠梁拉住了衛鞅的手,見他活蹦亂跳的,身上似乎沒有什麼嚴重的傷口,這才松了口氣。
“先生在回栎陽的路上遇刺,寡人已經知曉。此事,寡人定會給先生一個交代!”
衛鞅見嬴渠梁這般關心他的安危,甚至将他的安危置于公務之上,不由有些感動。
他并非隻在秦國遊曆過,但唯有秦國國君,認可他的才能和學說,又這般重視他。
士為知己者死,衛鞅覺得,自己便是為嬴渠梁、為秦國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鞅并無大礙。說來,這次鞅能毫發無損,還是托了王将軍的福。”
說着,衛鞅将身旁的小将王翦推上前,向嬴渠梁和嬴稷詳細描述了王翦在此次事件中的所作所為。
王翦見嬴渠梁和嬴稷的目光都凝聚在了自己身上,不由有些激動。
他在軍中一向表現不錯,但也不是最突出的那一類。就連先前被點去給衛鞅做護衛隊長,也是因為其他人太忙,抽不開身。
他沒有料到,他竟會在此次的行刺事件中一戰成名,受到來自秦王和秦王先祖的關注。
這也讓年輕的王翦有些緊張。
好在嬴渠梁和嬴稷沒有為難他的意思,在向他詢問了幾個問題之後,嬴稷讓他日後多去向白起讨教讨教。
他的這番話語,透露出日後要着重栽培王翦的意思,這也讓王翦心中十分激動。
王翦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非但能夠跟商君這樣的“傳奇人物”近距離接觸,負責保護他的安全,還因此而入了秦王的眼。日後,隻要他的表現别太拉胯,機會總是會有的!
白起和衛鞅離開後,嬴渠梁對嬴稷道:“看來,此次的‘行刺事件’,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壞事。寡人看,你的‘千裡駒’,隻怕又要多上一匹咯!”
嬴稷道:“是不是‘千裡駒’,還得再看看!”
有了白起這匹千裡駒之後,嬴稷的目光可高着呢,不是所有人在他這裡,都當得起一聲“千裡駒”的。
嬴渠梁看着嬴稷這滿臉笑容的樣子,卻覺得自家大孫子今日有些欠揍。
他手底下可沒幾個能耐的将領,他大孫子手底下的将領卻多得不當回事兒,如果這些人不是他大孫子手底下的人,他都恨不得親自動手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