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林回到‘雅蘭城’後,花了好幾天時間在這座中心城的最大圖書館内翻閱查找哨兵向導相關的資料。
但或許是因為‘海森思聯邦’采取特殊人種專項管理的方式,帝林并沒有在該圖書館及圖書館内的網絡資料共享系統内找到太多涉及哨兵向導的書籍。籠統的介紹類書籍倒是有許多,隻是内容千篇一律,總結起來其實和那一晚林平說的都差不多。
比如,
——哨兵:指五感發達、擁有超越常人的體能、耐力等超常戰鬥力的人形兵器。
——向導:則擁有較強的精神力量,可以引導、輔助哨兵作戰,也可以安撫哨兵躁動的情緒。
——哨兵和向導都擁有自己的精神體,通常是各種各樣的動物,精神體和主人的性格相似,雖然有獨立意識,但其實基本是其主人内心活動的最坦率反應。
——哨兵向導區别于普通人,他們的體能更好,壽命更長。人類的平均年齡差不多在100歲左右,哨兵和向導的平均壽命則在200歲。
——哨兵向導如果沒有尋找到适合他們匹配度的‘搭檔’,就會因為精神力暴動(哨兵的‘長夜現象’)或者精神海衰退(向導的‘永晝’現象)而死亡。
帝林并沒有在普通人的書籍資料内尋找到太過關于哨兵向導之間的‘匹配度’與‘結合熱’的相關深入性研究資料。但這卻并不阻礙帝林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理解。閱讀過人類的星際拓展史和發展史,又因為攻讀生理醫學而了解人類生理的帝林,覺得這一類說法大概就是一種類似‘共生’關系的诠釋。
哨兵和向導,論單體來說,就似乎是一個單獨的完全的正極或負極的存在,而個體對精神力的承載能力又十分有限。所謂的‘匹配’和‘結合’就是在一定選擇下把共同屬性的哨兵向導的正負極能量最大限度的混合,産生一種超越人體細胞局限的承載力,這樣就可以緩解人體細胞的自然老化速度,緻使精神力這種超象限的極限能量可以在人體内更長時間的存留。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有了‘搭檔’的哨兵或向導往往壽命比較長的原因。同樣,這也可以解釋了哨兵向導所攜帶的個體性精神體量子獸的存在與出現。
——因為人類的身體無法獨自承載精神力,所以,他們必須将精神力以另外一種形式外放,來分擔這種精神領域對身體細胞所造成的負荷。
而以上原因的出現,都是因為人類沒有蟲族的‘蟲核’這一類隻屬于精神領域的特殊載體。他們的精神力隻能與大腦的腦電波進行虛拟的融合,借助腦細胞的活力而存在。所以他們也無法如蟲族一般直接建立一種意識的精神領域通道,他們采用的精神結合方式就隻能是基因記憶。
當然,就帝林所知,宇宙之中基因記憶的方式有許多種。不過,人類受所知局限,顯然隻采取了用動物交/配标記彼此領地的一種行為方式,用這種最自然最親昵也最方便的方法來交換身體細胞内的基因認同感,從而達到基因記憶中對另一半精神力的接納與融合。
想明白了原理後,哨兵向導這一人類族群中的特殊群體在帝林心目中的神秘感倒也消減了許多。
隻是書籍内提到的‘黑暗哨兵’這個詞,引起了帝林的好奇。
手中的《哨兵的‘塔’》這本書内,不僅解釋了哨兵向導這兩個群體的基本說明,還追加了一個名詞解釋——哨兵中最強的是黑暗哨兵。
在全部哨兵學習技能并測試實力的哨兵塔内,有一個席位制排名塔,從首席,次席一路根據戰鬥力與綜合實力進行遞減次序排位。每一次排名裡的前十位都被稱為首席哨兵。而在所有首席哨兵裡,完全沒有向導匹配安撫,隻依靠個人精神屏障實現超高戰鬥能力而登頂的哨兵則會被賦予‘黑暗哨兵’的光榮稱号。
當然這個‘完全沒有向導安撫’的原因則有多種:比如說沒有遇到合适的匹配度超過60%的向導,比如說因個人原因或癖好而拒絕匹配向導等等。但無論如何,長期缺乏向導安撫的哨兵,輕則陷入狂躁,重則會直接産生精神力暴動而死亡,基本都不會活過100歲。
以緻于這些黑暗哨兵雖然倚靠自身對能力的卓越控制而位于榮耀之颠,卻也是最容易率先死亡的‘孤獨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