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生東北1910 > 第293章 給姥姥姥爺拜年

第293章 給姥姥姥爺拜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其實從滿清到民國,地方官員對于文人一直都是比較敬重的,特别是像卓立仁的姥爺這種,主管一省文教幾十年,學生弟子滿天下,自己清廉自守一介不取,誰能不敬重呢。

那年頭的東北三省總共設置了155個縣,其中以遼甯居多,隻有遼甯的條件不錯,黑龍江和吉林都有大片荒地,不是人迹罕至就是窮山惡,别說是地方官員,老百姓都不願意去。

1915年的黑龍江,已經開墾出來并且連續耕種三年以上的土地,就是所謂的‘熟地’隻有不到一百萬晌(公頃),當年新開墾的土地也不過隻有四萬多晌。

這還是在民國政府大力宣傳鼓勵移民開荒的情況下才達到的,這與後來的北大倉,一個農場就有百萬晌良田的情況無疑是天壤之别。沒有良田就不打糧食,沒有糧食哪有居民?沒有居民自然也就沒了官員。

當時整個黑龍江省不過隻有3道、4旗、5局、23縣,有據可查的人口數量為127萬人,再想想黑龍江有多大,就知道這個人口密度得有多小了。

雖然各地的人口數量少,卻不耽誤那些官員從老百姓身上拼命的搜刮勒索,這塊土地實在是太肥沃了,不僅有黃金毛皮人參這些,還有各種各樣的特産。

從滿清到民國的中央政府,為了更好的控制這裡,與俄國人還有日本人争奪地方權益,不得不選派那些個人操守比較好的官員到黑龍江。

從之前的宋小廉,到現在的朱慶瀾,都是比較強勢,個人操守相當不錯的地方官,他們對于卓立仁的姥爺也是敬重有加,隻要是老爺子開口,再經過他們的反複考核調查,隻要老爺子推薦的人選還不錯,基本上都會照允。

這裡邊當然有很大程度是看老爺子的面子,關鍵是老爺子的學生也是真争氣,過去這幾年已經有三個縣治都換上了老爺子的學生,年終考核都是優等,讓那些眼氣的人也說不出什麼。

說到老爺子的這些學生,除了在黑龍江做官的這三個,還有兩個機緣巧合的在吉林也當了官,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當時的吉林護軍使孟恩遠。,老爺子的這兩個學生,之所以能在這位孟大人的手底下做官,其中的淵源來自于當時的吉林首富牛子厚。

說起這位牛子厚牛先生,絕對是當時的東北一時無兩的人物,他們家有多少錢沒人知道,人們隻知道,從慈禧太後到光緒皇帝都從牛家借過錢,數量都是百萬級别的。

光緒皇帝與當時的東三省總督徐世昌,都給牛家頒發過‘樂善好施’的牌匾,說明牛家不光是巴結朝廷,在扶危濟困接濟百姓上也是大手筆。

說到牛家的買賣有多大,1907年吉林成立商會,20位董事有6位來自于牛家,吉林每20個家庭裡,就有一個人在牛家的買賣裡幹活,各種店鋪買賣超過了300家。

牛家的買賣從吉林一直開到了張家口,衣食住行藥鋪壽衣什麼都有,有人開玩笑說從生到死一輩子都離不開牛家。

要說卓立仁家的财富與牛家比較起來,小巫見大巫都是擡舉卓家了,算上卓立仁在國外的資産,或許還可以放在一起比較一下。

牛家在吉林到了牛子厚這一輩,已經是第四代,雖然也重視對子弟的教育,牛子厚的三個兒子卻沒得過功名,都跟着他做了買賣,沒有一個做官的,隻有一個名叫牛德璋的侄子,中過前清的秀才,算是個讀書人。

等到滿清沒了,民國成立,孟恩遠做了吉林護軍使之後,發現身邊都是些舞刀弄槍的丘八,就想招幾個讀書人在身邊,附庸風雅的同時,還能幫助自己出謀劃策,裡子面子都有了,這種做法在當時也比較流行。

要知道那個時候,多數讀書人都不願意跟這些當兵的往一起摻乎,覺得有失身份,牛德璋也是這麼想的,可是他叔叔牛子厚不這麼想。

牛家已經是吉林首富,過去有皇上和督軍賜的匾,可以說是名聲在外了,問題是現在滿清沒了,牛家需要新的靠山來保護家裡的财富,正好趕上孟恩遠四處聘請幕僚,牛子厚就把牛德璋推薦上去,在孟恩遠身邊做了一個師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