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課程與作業已經完成,許遙仍泡在全息訓練室中,雖然沒有捉迷藏前那般廢寝忘食,不對,即便那樣的體質訓練強度好像也沒有廢寝忘食,因為訓練室到點會關閉,而她虧了什麼也不會虧了嘴和肚子,更何況她還要收集食堂圖鑒。
許遙若是單純以進機甲系的門檻為目标,倒也不用時刻泡在訓練室中,可偏偏是個勝負欲極強愛争排行榜的玩家,一年級又是個大類系别,線上演習的科目類别自然不少,畢竟學生們最後分到什麼系别,都要以此作為依據。許遙要追求每個排行榜都能排到前列,那就和成為全能軍人無異了,這樣的難度,自然不是多待幾天訓練室便可以做到的。
雖然星際人類的體質與智商都有了顯著的進化,但科技的發展是沒有上限的,人類要學習的知識隻會更多,以醫學發展為例:
自“起源”以來,星際人民越發注重自然與生态,也對科技的發展側重有很大的影響,生物科技的重視在醫療上尤為突出。
機械器官也曾一度引領過潮流,可替換的漂亮外殼,各式各樣奇怪的新功能層出不窮,但是機械的排異,後期的維護,最後還是讓人舍棄了這樣的麻煩,更何況也沒多少人整天斷胳膊斷腿。
最後返璞歸真,回到用生物技術,讓病變的器官得以恢複正常,還看不出異樣。與正常人無異,或許才是大多數病人追求的目标。
注重生态保護與生物科技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正是有了龐大的生物庫,才能從自然的基因編碼中,得到想要的功能。
增殖分化液,便是從中得到的産物,一條斷臂泡上半天增殖分化液就能長得如同新生。但進步是沒有上限的,接下來便要追求和未斷之前的一樣,比如影響戰鬥的肌肉水平、肌肉記憶,也不怪随處遇見的醫學生們想着要跳蟲洞。
回到訓練室這邊的許遙,還在計劃着如何在每個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最後也沒個可行的方案,除非再給她多開幾個号,同時挂着練。
既然如此,那她還是獎勵自己在線上練一天機甲吧。
線上機甲系統的防沉迷機制确實容易讓人無法食髓知味,每到意興盎然的時候總會戛然而止,許遙特地在考完機甲基礎科目後将一周的時限都攢到了一天,這樣新解鎖的機甲和機甲戰鬥便可以體驗個遍。
這種個人時間許遙倒也不會和北極星小隊的隊友們一一告知,卻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聞着味過來的。
除還被攔在門檻之外無法進入的虞雯和宋廷如,他倆已經被許遙勒令加練體質,一周内必須達标,另外兩個人——甯嘉孟和易彰,已經在邀請許遙進行切磋了。
“我有給你們下訓練任務嗎?”許遙記得她沒有這麼做過,她還是很體恤隊員的隊長,勞逸結合很重要。
但是無妨,她的隊員自己會卷。
易彰:“你在訓練室,我當然也不能無所事事。”
許遙總覺得易彰對她有一種莫名的執着,自打敗過他後,就像是成為了頭狼競争的勝利者,她也成為了他追逐的目标。難道他沒輸過嗎?不然怎麼認得過來!
“你呢?”許遙望向甯嘉孟道。
甯嘉孟:“你不能背着我自己練。”
可惡的強盜邏輯,她分明就是光明正大的,沒有偷偷卷。
甯嘉孟這麼能打,和她的說話方式大抵脫不了幹系,平時應該沒少惹人和她打起來。
許遙拒絕邀請:“我不和你們打,不要妨礙我和機甲相處的寶貴時間。”
線上相比線下,拒絕的方式也是簡單粗暴,免打擾一開,誰也别想找到她。
許遙點開自己的機甲面闆。
機甲可按體型分為三類:微型機甲、中型機甲和大型機甲。
微型機甲又稱外骨骼裝甲,是包裹于人體的裝甲裝置,相比于其他機甲要輕便許多,自然從殺傷力和功能性也都大打折扣,多用于小型戰場。
中型機甲是使用最廣泛的體型,包含了直立高度3.5-50碼的體型,全息系統中的标準機甲便是這種體型,适用于大多數場景,并兼具多種數據監測分析功能。
大型機甲則是直立高度超過50碼的體型,常負載大殺傷力武器,能源充足,大多适用于星球級别的戰場,在現在的星際形勢下,多數是威懾敵人的存在。
琳琅滿目的機甲型号出現在面前,容易叫人挑花了眼。
讓許遙選擇,自然是更傾向于體型最大的機甲,站在那不動,氣勢就已經壓倒了一切。
但出于實際,許遙看過又看,還是選擇了那款銀紫配色的标準機甲。
“也沒用多久,怎麼就開始成為懷舊款了?”新的固然很有新鮮感,但是舊東西總是很難舍棄,畢竟等她進入機甲系,學校發下來的機甲也是這款,算是提前培養默契啦。
許遙進入駕駛艙,給自己的夥伴擦拭掉那并不存在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