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收假的第一個周一,月考成績也已經出來,并且成績榜單已經張貼在公告欄。
溫瀾一到教室,沈初宜就轉了過來,遞給她一張紙,上面是班級所有人的成績,同時也标明了年級的排名。
一拿到手,入目眼簾的第一個名字就是祁炎。
數學150。
語文130。
英語145。
理綜300。
總分725。
班級第一,年級第一。
漂亮的讓人羨慕。
沈初宜的成績比較平均,在中上遊,語文135,數學110,英語110,理綜230,總分585,班級15,年級108。
方浩語文和英語比較拉分,數學140,語文90,英語88,理綜260,總分578,班級17,年級120。
自己還在下面一些,英語150,數學98,語文110,理綜192,總分550,班級30,年級156。
其實總分倒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想上好的大學的話還是比較懸的。
而且班級一共40個人,她這30名的成績已經是倒數了。
沈初宜已經給她科普過了,高二一共17個班,1-8班是文科班,1,2班是文科重點班;9-17班是理科班,16,17班是理科重點班,年級一共689個人,其中8班和9班特殊一些,算是特長班。
當時其實能進17班,一方面确實她成績不算特别差,但同時也有林聽月的功勞在裡面。
但是自己的成績在班級接近墊底了,讓她覺得很對不起林聽月。
沈初宜見她緊皺的眉頭,安慰道:“溫溫,别氣餒,隻是第一次考試,你也是剛來,可能還沒有适應老師的講課節奏。”
“嗯,我沒事,你别擔心。”自然的轉移了話題,“他們倆呢?”
說話間,祁炎和方浩從後門走了進來。
祁炎順着話頭解釋道:“買飲料去了,”并将其中一瓶溫牛奶遞給她,“給你帶的。”
溫瀾接過,有些受寵若驚,“謝謝。”
雖然她已經在家吃過了。
一般周一下午的活動課都是班會,這次班主任徐好宣布了兩個消息。
第一,10月底的時候是學校的藝術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加,其中着重點了溫瀾的名字。
因為本次藝術節主要就是書法以及藝術作品的展覽,雖然主要針對的是特長班的同學,但學校也鼓勵其他同學積極參賽。
第二,11月中旬的時候即将舉辦運動會,讓體育委員林健統計一下參賽名單,務必做到每個項目都有人參加。
藝術節,溫瀾肯定要參加的,不過運動會,以她的身體素質,屬實是愛莫能助了,隻能是幫大家拍拍照,做做後勤工作。
祁炎報名了一個男子1500米長跑,跳高,以及4×100米接力。
方浩報名了跳遠和4×100米接力。
沈初宜就象征性的報名了一個扔鉛球的項目,但最後在林健的強烈勸說之下還報名了一個50米短跑。
沈初宜吐槽道:“我覺得我再不答應,他都快跪下來求我了,我實在是于心不忍,畢竟誰叫我人美心善呢。”
後半句顯然是玩笑話,不過還是把溫瀾逗得不行。
為了備戰運動會,每天下午最後一節活動課的時候,會發現操場上的人明顯多了不少。
為了準備藝術節,溫瀾也常常在這個時間在操場旁邊的看台上寫生。
順便偶爾陪沈初宜訓練一下短跑,不過大多數時候沈初宜來是為了看看特長班的帥哥。
用她的話說,這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某個周三,沈初宜拿了個雪糕坐在看台上發呆,溫瀾坐在一旁畫畫。
“你果然在這,”聞聲擡頭,楚潇走了過來坐下,看了一眼她手裡的素描本問道:“這次藝術節你準備畫什麼?”
溫瀾畫畫的手不停,“還沒想好,你呢,準備了什麼?”
“油畫。”
溫瀾的手一頓,擡起頭有些震驚的問道:“油畫?”
溫瀾看向他的眼睛,試圖在他臉上得到一個否定的回答。
隻見楚潇不甚在意的笑了笑,還是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對,油畫。”
這讓溫瀾想起了一件令她至今難忘的事情,也是他們關系的轉折。
兩年前的時候,楚潇來海城參加繪畫比賽,當時畫的就是油畫。
像這種比賽,正式開始之前,其實是會組織集訓的。
其實在此之前,楚潇參賽一直都是國畫,唯獨這一次是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