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麥幹淨地嗓音叫賣:“飲——茶——啦!”
清麥這幾天把自己湘菜的瘾過足了,打算照顧一下當地人的口味,先從原汁原味的清淡口味入手。
而粵派早茶也是屬于省級非遺,若是能夠複刻成功,便能多積攢些積分。
飲茶可不是單單指喝茶,廣州地區飲早茶的習慣早在大夏的清朝鹹豐年間就有了,各類茶館茶居,除了提供茶飲,還有頗多精緻的點心小食。
那時一口小食,一口熱烘的茶,慢悠悠地拉開一天的序幕。
到了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叼着包子油條就趕地鐵,吃早茶也就慢慢成為周末家庭聚餐、招待外地親戚時的選擇了。
清麥最先準備好的是粥品類。大米慢慢熬制的粥底濃稠順滑,米香濃郁,放在保溫桶裡,由客人自己打,另外還支起小鍋準備了魚片、皮蛋瘦肉粥等。
食客們對早茶不解,茶是清麥手裡的紅棕色的液體飲料。可早茶怎麼就變成了各類點心?
清麥的手指着展示櫃,裡面盡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吃食,幸虧下方的小字标注了名字。
剛剛上幼稚園的小孩稚聲稚氣地讀出了今日菜單:
“本店提供粥品、蒸點:燒麥,還有……奶黃包、叉燒包。特色推薦:蝦餃、鳳爪、紅米腸。”
清麥一個人忙活,從淩晨四點到七點,能力有限,其他的早茶點心她後面再一一複刻。
因為是搭配着主食粥品或則腸粉吃的點心,清麥的一雙巧手把點心做得比較小巧精緻,一個小蒸籠裡大概搭在五塊排骨,圓瓷盤中坐着三個燒麥。
秃頭男人開始不滿意了:“這麼點點吃得飽嗎?而且價格也不便宜啊,一盤什麼燒麥就要30星币。”
清麥指了指最便宜的白粥,“白粥10星币一碗,能續兩碗,很物美價廉。你要是不滿意,也可以換一家。”
她也不慣着,轉身去服務别的客人了,客人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有打了碗粥,配蝦餃鳳爪的,也有點了壺茶,就着廣式點心的。
清麥為了賺積分,可謂是挑燈夜讀把app上的菜單食譜仔細研究,力争複原出八分老廣滋味。
送餐機器人提前被清麥裝飾成中華娘的模樣,穿着旗袍,假發圈成包子頭,她主人的私心起見還整了貓耳發箍。
這一道道菜送到對應桌位。
每一桌看到菜品後幾乎都點開光腦拍照,錄制視頻上傳到社交平台,發到朋友圈。
“天哪這個蝦餃,材質和水晶一樣晶瑩剔透,看得到裡面的一整隻蝦!”
清麥驕傲地揚起下巴,那可不?蝦餃的皮她特意用菱角粉,蒸出來才會晶瑩透明,吃到嘴裡又是不粉不黏的,一整隻甜蝦彈牙。菱角粉這玩意不常見花費了她好多積分,可肉疼了。
“這是人類的作品嗎?這是仙女下凡這是神迹吧?!”有個男生滿臉沉醉,捂着心口,徹底被征服了。
清麥之前在老社區擺攤,如今在市裡的第一場漂亮戰紅紅火火地打響了。
不停的有客人點單,送餐中華娘來來往往,她忙得不可開交。
除了蒸籠裡備好的,還有許多現做的吃食。水餃、春卷、雲吞都是要現炸的。小廚房裡滋滋的油炸聲中萦繞着人間煙火氣。
還有煎馬蹄糕、煎羅蔔糕、菱角糕都因為時間限制沒有出品,她打算後面幾日再上新。
“主人,7号桌一份魚生粥,一份雞生粥。”
清麥瞥一眼還在翻滾的粥底鍋,麻利的用鐵勺舀了魚片和雞絲在白粥底内滾熟,做好隔熱後送出去。
姜絲的辣、魚肉雞肉的鮮嫩、米粥的綿密黏糊。食客簡直不敢想象,這種營養液沒法實現的口味,竟然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店裡能夠實現,還是混合版本!
這簡直太神奇了!
清麥手不能停下來,她還在做腸粉。
以前她在廣州吃過,有的店家的蒜蓉辣醬是超市裡買的,總覺得不得勁。今天她自己做,米漿鋪平在蒸闆上,單手敲一個雞蛋,裹了鮮瘦肉沫。
等擺盤的時候,腸粉皮細膩如羊脂玉,蔥花如翡翠碎,兩相交映好看極了。清麥澆上秘制的醬汁,看着褐色的湯汁慢慢地被粉皮吸收。
清麥又添了勺自己做的蒜蓉醬,啧啧,這賣相,她自己都忍不住誇獎自己起來了。
她剛把腸粉在送餐娘手上放好,就聽到外面怒氣沖沖地質問:“老闆你給我滾出來,什麼玩意做的這麼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