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還是被莺歌伶俐的氣勢所迫,兩人沒敢回嘴,不滿卻都寫在臉上了,心中認定這是春俏在給她們穿小鞋。
莺歌再回去的時候,春俏和珍珠已經吃完飯了。
她的身後空蕩蕩的,被帶出去的丫鬟沒在她身後。
倒也不是關心她倆,春俏隻是好奇,“那兩個丫鬟呢?”
“她們兩個的名字不合規矩,我請姑姑為兩人改名,以後就叫小紅小綠。”
春俏:......
珍珠:......感覺自己的名字雖然普通,但挺好聽的,至少不土
“起名的人真是個天才。”
莺歌一本正經點頭,“姑姑給氣的,很好聽。”
被改名為小紅小綠的兩個丫鬟,自從被莺歌帶出去後,春俏再也沒見過。
不過春俏忙着跟老宮人學規矩,便沒想起這兩人。
再說了,她們本就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人。
大長公主說要讓春俏認祖歸宗,便未有推辭,事情穩步向前推進,順利的讓春俏有些不可思議。
正式認祖歸宗的日期早已定下,當日穿的衣裙也有人送來。
許是擔心春俏當日出醜,教她規矩的嬷嬷一遍遍的反複告知步驟,看她做了一遍又一遍都沒有錯誤,也不能完全放下心來。
這段時間,住在正院,李氏和沈家二爺兩口子就像是死了一般,也不說過來看看春俏,就好像沒這個女兒是的。
就連大房的太太黃氏和孫氏還過來探望一二,反而作為親生母親的李氏全然未曾出現過。
孫氏是找到機會就要給李氏上眼藥,聽說她一次都沒來過,也不管李氏是春俏的親生母親,毫無顧忌的說着她的不是,“你母親也真是的,好歹是親女兒,也不關心,她是不是還生你的氣,氣你打了匡舟。”
怎麼說呢,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畢竟當初還說要把春俏給趕出去呢。
看春俏露出傷心的表情,孫氏這才滿意了。
她跟女兒的關系好,卻看不得别人母慈女孝。
眨眼就到了春俏認祖歸宗的日子,欽天監給挑的日子果然不錯,天朗氣清,惠風和煦。
長平侯府沈家的近親都到了,還有一些依附在侯府的落魄遠親也到了。
将名字寫在族譜上,其實沒什麼複雜的過程,認親也不複雜,隻是親戚多,很麻煩。
除已經見過面的大長公主、孫氏、黃氏,這些見過面的親人還要再認識一遍。
大伯母黃氏是個豐腴美人,育有兩女,年紀都比春俏要大。大房最小的兒子由妾室所生,年紀隻有五歲,記在黃氏名下。
三房隻有一個女兒,尚未及笄,長了一張娃娃臉,看着一團孩子氣,被孫氏抱在懷裡,母女兩人的感情很好。
隔房的堂姊妹們都來了,沈蘊音和沈匡舟這對假姐弟自然也來了,哪怕相隔甚遠都能看到沈匡舟胸前挂着塊白玉牌。
正是老侯爺去世之前親手刻的那塊,她憑借着這塊玉牌與沈家人相認後,就将玉牌交還到李氏手上。
春俏心中這玉牌不吉利,恨不得趕緊将玉牌甩出,結果李氏将玉牌交給了寶貝兒子,而沈匡舟就直接将玉牌大大咧咧帶在脖子上。
沈蘊音的身後跟着個陌生的俊秀郎君,不知這人是誰,春俏猜測可能是來給未婚妻撐腰的明國公世子。
春俏發現大長公主挑選兒媳婦喜歡找長得好看的女子,不管是黃氏還是李氏、孫氏,樣貌那都是個頂個的出色。
在之前跟大伯母孫氏的簡單交談中,春俏覺得她跟她兩個妯娌的智商相當。
光是認親就花了小半天,侯府的親戚簡單,就隻有三位伯父伯母和堂姐妹,剩下來的遠親不少,春俏還得僵着一張笑臉跟人問好。
大長公主送了她一套赤金的紅寶石頭面做見面禮,黃氏送了她一對羊脂白玉的玉如意......就連隔房的堂姊妹們都送上禮物。
李氏不知道是沒想到,還是故意忘記了,獨獨她這個親娘沒有給禮物,不過這也隻是個小插曲。
眼看一圈走完,黃氏開口,“我們慶哥兒也有禮物送姐姐。”黃氏拿出個小金鎖,
也不知道是黃氏教的他,還是他自己的想法,“希望堂姐以後都平安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