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光逐漸散去,璟瑄心中忍不住狂喜,表面卻依舊裝的沉着鎮定,不能被額娘和弘晖發現端倪。
果然穿越以後,心态也受到年齡的影響,前世她多麼沉穩,如今卻險些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她急忙在腦海内與系統交流:"獎勵是什麼?"
隻見眼前浮現幾行金小字:“恭喜宿主,獲得論壇登錄機會,每三天可以登錄一次論壇,每次限時一個小時。論壇羅蓋萬物,有情感、軍事、農業、地理、美食等多個闆塊,您本次可以選擇開啟其中的一個闆塊,下一次解鎖其他闆塊,則需要五千貢獻點。”
“開啟農業闆塊。”璟瑄不假思索道。雖然她對其他的闆塊也很好奇,尤其是美食闆塊。
隻因為,自從她穿越過來,頓頓都是禦膳房那點子恨不得千年不變的蒸菜煮菜,要材料那是精貴的,要味道那是清淡的。
杏仁豆腐、蓮子羹、豌豆黃、芸豆糕、薩其馬、豌豆黃、芸豆卷、豆沙包、驢打滾……這些點心雖然好吃,但是誰家好人天天吃這個呀!
之前有幸吃過十三叔打獵帶回來的山雞,做成挂爐烤雞、随上荷葉卷、蔥段兒、甜面醬,那滋味和她去北京做學術報告時候吃過的北京烤鴨比,倒也不算差——
何止是不差,這讓吃了幾年蒸蛋羹的“僞嬰兒”,簡直激動的快要落淚!
至于說燕窩雞絲湯、鲫魚舌彙熊掌、豬肚假江瑤鴨舌羹,這些她曾經隻在書上見過的硬菜?那确實是有,但是吃不着。
縱使德妃在禦膳房頗有幾分勢力,他們一個還未出宮建府的小小皇子家眷又哪裡能吃得到那些名菜?
至于去年,參加她皇瑪法康熙的壽宴,桌子上的菜雖然琳琅滿目,可輪到她們吃的時候早已經涼透了……
自從今年他們從宮裡搬出來,她便一直想着搞點新花樣,整點炸雞薯條之類的,換換口味……
可是眼下,還是旱情重要,她作為皇室中人,享受了封建特權,雖然她并不覺得罪惡——
适者生存、物競天擇,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便也應當尊重時代的發展,但她還是想盡可能地讓農民們有更多喘息的機會。
這個将被曆史的巨大車輪碾過去的封建王朝,倘若多一些文明的火種,是否未來又會有所不同?
忍痛選擇了農業闆塊之後,璟瑄注冊了一個名為“我在清朝種田”的id,随即登入了論壇。一進論壇,她飛速浏覽了一些,論壇裡高居前幾位的帖子:
【科研突破】我校科研團隊成功培育出耐鹽堿高産水稻新品種!
【學習經驗】農學專業課高分秘籍,學長學姐傾囊相授!
【鄉村振興】參與鄉村振興項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智慧農業】AI+農業:未來農業的新趨勢與新機遇!
……看來這個論壇應該是某個農業大學的内部論壇,裡面不僅有農學知識,還有一些“校園美食節”之類的活動,用的都是學生自己種的蔬菜水果,隻是浏覽圖片,璟瑄的口水都要掉下來。
隻是苦于信息實在是太多,她想找的關于清朝旱災的知識,便如同大海撈針,況且許多防旱的帖子都是針對于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随即,她靈機一動,發出了她在論壇上的第一個帖子:
《假如你穿成了清朝康熙年間的農業官員,你應該怎麼防治旱災?》
随即便開始有人回複她的帖子——
【V我50看看實力】:那也太慘了吧,清朝好像旱災很嚴重的,搞不好就被上司推出去砍頭喽。
【一個贊學習一分鐘】:樓上說得對,不過要是治理好了不得飛黃騰達。
【沉默的樹】:你們想的太天真了,康熙皇帝其實很重視農業的。本來清朝八旗子弟,圈了很多地,他親政以後就禁了。而且他有巨大的貢獻,他通過采取科學試驗的方法,發現并培育出了優質水稻品種——禦稻米,而且成功地在我國不同地方進行了推廣。
【我補藥挂科】5555555555,要是我這樣的穿過去,未必比得過康熙手下的官員。不說了,我要去繼續複習了……
【葡萄成熟時】樓主這個id不會真的在清朝吧……不過,這個問題我和我的導師倒是讨論過,不過在趕論文,過幾天我整理一下發過來(* ̄︶ ̄)
隻見後面一堆跟貼的;“蹲”,“更新求踢”,"也踢我一下”,“輕輕置臀”……
也有許多人回複說,“五樓你不會是吹牛吧?過幾天就跑沒影兒了。”
好久沒有上過網的璟瑄看着這些帖子眼睛發亮,不知不覺一個小時的時間便到了。
璟瑄依依不舍地被強制下線,退出論壇,卻發現她的阿瑪胤禛不知道何時來了,身着一身玄色布衣,正在與她額娘聊天,似乎隐隐約約提到了莊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