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這緣故,沈父好幾天不敢去後山,多虧靠這兩天的存糧也耐用,沒去也不打緊。
拿回來的魚仔當天熬了點魚粥,也有烘幹的做法,怎麼都吃不膩就對了。
剩下的就擺院子裡曬,晾個兩三天,小魚幹也曬的差不多成樣,用火烘烤,基本上也不會發黴。
這魚腥味在曬的時候确實重,不過有艾草遍布周圍,掩蓋住,沈父也是有事沒事就去薅一把艾草,美名其曰餘氏要用,村裡人也沒多想。
這艾草也确實好用,除了掩蓋氣味,夜裡也能熏蚊子,就看人受不受得住,沈興昀那小屋放了一兩把,正屋裡考慮到沈承瑜還小,沒敢放。
倒是餘氏,常用來泡腳,每每泡上一回,她當天就精神舒坦,覺都好睡了不少。
夜裡沈承瑜要起床,餘氏都沒察覺,沈父也沒驚醒餘氏,熟練給她換好尿布,熱一下羊奶喂好繼續睡覺。
沈承瑜比較好帶,沈父都摸出規律了。哪個哼哼唧唧表示尿床,哪個表示餓了,細聽還不一樣,把她伺-候舒服了,她基本上也不鬧人。
眼見都滿月了,省心程度不是一般的高。
“明天,我們承瑜就滿月了,家裡不是還剩幾個野雞蛋嗎?剛好用在滿月的時候,雖然現在條件不允許,染紅雞蛋給承瑜添添喜氣還是可以的。”
“是還剩了,到時候給穩婆和族長都點送過去!”
正泡着艾草水的餘氏點了點頭。
“那是,配上之前還剩點菌子幹,雖說禮輕了,多少是個心意。”
不過沈父還是過謙了,這禮對于沈老太爺可能輕了,對于穩婆一家不算輕。野雞蛋,多久沒吃過的野貨,别人可沒有沈家這個運道。
第二天一早,沈父便起來忙活。
先是給沈承瑜洗柚子水,點紅點,祈福安康,祛除邪祟!
再者用楊紅粉把煮熟的野雞蛋染色,擺上烘幹的小魚仔,配上一小碗主食,對着東方的太陽,燒香祭拜,護佑沈承瑜平安成長。
被窩了一個月的沈承瑜,終于在這一天重見天日。見衆人為她的滿月忙忙碌碌,可以看出這些禮節對她來說格外重要。
她也不厭其煩,安靜候着,需要做什麼也配合,被寄予祝願,本身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所以有些禮節不管祈福效果如何,其實更多的是承載人深厚的情感罷了。
禮節到位,最後于餐桌上分享喜悅。
按理來說滿月酒是親朋好友來恭賀彙聚,不過沈家情況特殊,人員現在就是一家四口,那就免了這個流程,而是這年景也不合适,免得拖累他人。
一家人,沈承瑜前面放着羊奶,沈興昀握着沈父專門給他定制的小竹筷,桌上擺着切成四瓣的雞蛋,烘幹的小魚幹放嘴裡嚼着,很是滋味!
這也算一家人齊聚的一餐!
沈承瑜當然還沒有能力自己用餐,沈父則一邊進食,一邊往懷裡喂她,倆人配合的相當默契,一家子其樂融融。
給沈承瑜過完滿月,沈父第二天蓄勢待發,整裝繼續向後山前進。
過了好幾天,危險性應該大大減小,再說種的菜籽也要去看了,不然再不去看可能就旱死,也就白開墾了。
這次專門帶了木水瓢,木桶目标過大,就沒有帶過去,木水瓢的柄暫時先不用裝,到菜地後,再尋個合适的柄安裝上去,這樣安全性就高一點。
可能是出發的早,天還是霧蒙蒙一片,沈長逸還是保持他警惕的性子,勻速且緩慢前進。
不過,也就水霧多了點,其他倒沒什麼,他很快順利到達耕地。
遠看耕地沒什麼變化,還是幹草在上,不過湊近一看,幹草細微處,有綠葉在鑽出。
就是這地幹了許多,襯的這綠葉也是蔫蔫,沒什麼勁。
還好來得及時,這菜籽長出來,正需要水的時候,可不能任其自生自滅。
去上次竹林根處,尋了一把适合做水瓢柄的竹子,挑好尺寸差不多的,對準水瓢接口處,往地上石頭上下錘地,借助慣性推動長柄相連。
長柄在手,在小潭處卸下漁網,撒入潭中,自己則回去菜地澆菜,待完工後再來看看漁網。
回到菜地,拿起長瓢一灌水,雙手一揮,水落成雨,均勻分布各個角落,如此反複,直到地上濕-漉漉,幹草都被澆塌才收手。
就這個菜籽長成的趨勢,相信過不了多久,整片地裡都長滿青菜。
這下沈長逸放心回到小潭中捕魚,距離撒網也過了兩刻鐘,是時候把漁網撈起來。
這回也有收獲,不過沒有上次的量多,個頭的話倒是差不多。
這會沈長逸有點時間,他就想逮着大條的魚。
琢磨該怎麼引出水底的大魚,上次莫不是打草驚蛇,以至于大魚都沒見影子。
但沈長逸環顧四周,也沒找到适合引大魚浮出表面的東西,頗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