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皓介紹道:“這位是柳公,京城第一書院——紫雲書院的掌事人。”
隻聽柳公揚聲道:“諸位雅士,今宵明月交接,星河燦爛,吾等齊聚于此,共襄詩壇盛事。承蒙聖上恩典,特賜此良宵,讓吾等得意暢叙幽懷,揮灑翰墨。今日詩會,主題為‘石’,願諸君以石為媒,以筆為劍,以墨為馬,一展才華。”聲音沉穩有力,中氣十足,着實不像已過耳順之年。
說罷,他輕搖手中折扇,環視一周後,緩緩下台。
計時的第一炷香還未燒到一半,就有不少才子佳人起身而立,高聲吟誦:
“山巅巨石立千秋,風雨滄桑不動搖。歲月悠悠凝厚重,人間萬事任風流。”
“這是前翰林學士林友三代單傳的獨孫,林景钰,他爺爺是個老古董,他爹偏又天生與筆墨無緣,一家子的希望就都落在了他身上。”
淩皓一邊聽一邊介紹,“可惜啊,我看這首詩也作得一般。”說着,負手搖了搖頭。
“硯中墨海藏乾坤,石質溫存蘊雅魂。筆走龍蛇書壯志,文光射鬥映星辰。”
“這是韓峥,他爹是骠騎大将軍韓越。可他從小喜文不喜武,把他爹給氣的。今日來參加詩會,應是他爹又離京了。”
薛南星捂嘴掩笑,眼眸裡露出難得的輕松。
“奇石玲珑映日光,紋理交織似文章。莫道頑石無情物,内含天地萬象藏。”筆觸細膩,情感豐富,尤其是這句“莫道頑石無情物”似意有所指。作詩人不用淩皓介紹,正是薛茹心。
淩皓聽着,面露惋惜,“唉,果真是還未放下。可惜了這滿腹才情和一顆真心啊!”
薛南星垂眸不語。
詩會漸入佳境,見諸位才子佳人,或低吟淺唱,或高談闊論,詩篇如泉湧,佳句頻出。
随着最後一輪掌聲漸漸平息,宋源登上舞台,立于奇石左側不遠處。
他深鞠一躬,用溫潤又沉穩的聲音道:“承蒙諸位厚愛,撥冗出席本次詩會。早前,在下無意獲此奇石‘紫霄洞天’,驚為天物,便迫不及待欲與諸位才子佳人共賞。”
随後他将“紫霄洞天”的傳說及由來娓娓道來:“相傳此奇石來自仙境‘紫霄宮’,洞中紫色晶石乃天界仙人化身,可聚集靈氣與智慧。”
說及此,衆人不禁紛紛擡頭仰望,似是身臨仙境,感受靈氣。
薛南星與淩皓也随着衆人擡頭。
皓月當空,銀輝灑落。
就在這甯靜祥和的一刻,忽然間,月華之中似出現一道黑影,如同一塊沉重的烏雲,遮蔽了月光。
“啊——”一聲慘叫劃破天際,這道黑影裹挾着凄厲的叫聲直直墜下。
“砰——”,又是一聲怦然巨響,黑影重重摔下,正中那錐形的“紫霄洞天”石之巅。
看身形裝束,是一成年男子!
石尖鋒利如刀,直插那男子身體中間,将其從背後硬生生折斷。
他全身抽搐兩下,口中湧出啖啖鮮血,猩紅黏稠的液體倒流滿臉,隻一瞬後便再無生機。
屍體上半身後仰倒挂于石尖左側,下半身垂挂在石尖右側,以詭異而扭曲的姿态懸挂于石尖之上。面容因極度疼痛和驚恐而扭曲,雙目圓瞪,死死盯着前方,觸目驚心,可怖至極。
背脊的鮮血如泉湧般,順着石尖,染紅了奇石的每一寸紋理,如點點猩紅的淚珠。
在場之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驚恐異常。有人拔腿就往外躲,有人捂眼不敢直視,更有甚者嘔吐不止抑或當場昏厥。
霎時間,大廳内目及之處盡是混亂,耳聞之聲皆是哀嚎。
原本侃侃而談,意氣風發的宋源,被鮮血濺滿全身,頓時吓得臉色蒼白如紙,渾身發顫,腳步踉跄了幾下,一屁股跌坐在地。
他恍惚片刻,擡頭看向望月閣,蓦地起身,也不顧身上的血漬,迅速沖向樓道口。
二樓雅閣内,薛南星與淩皓皆是一陣驚悸,不約而同相視對望,“四樓的望月閣!?”
二人幾乎同時轉身,直沖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