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禮沒想到寥寥幾句話,就能讓溫讓如此自責,他的本意不過是說明緣由,沒成想面前的這個男子能說出這些話。
溫讓走過去擁住他,用自己的懷抱為他遮攔一切風霜,“是我不好,我不問了。”
“以後所有的一切,都由我們共同面對。”
開業的當日,叙齋店鋪裡可謂是熱鬧非凡,幾乎整個宜州的百姓都聽聞消息趕過來,說是湊熱鬧,可都被技藝精湛,構思精巧的花燈吸引住了目光。
而此時一輛馬車停下,葉芮伶小姐經由婢女攙扶下了馬車。
姜禮知曉她要來,一早便等候在此處,走上前去行禮道:“葉小姐安好。”
葉芮伶回禮:“姜老闆安好。”
進店的客人們都被店裡的夥計好生招待着,甚至還配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引路,而溫讓也有自己的差事,姜禮囑咐他為客人介紹花燈文化,或是講解花燈的技藝。
葉芮伶一進來便看到溫讓被一大堆客人團團圍住的場景,不禁有些訝異道:“我隻說看低了溫公子的手藝,卻沒想到他在教授方面也能遊刃有餘。”
回想起昨夜在床榻上翻來覆去緊張地眼睛都閉不上的溫讓,姜禮沒忍住笑,可還是為夫君留着面子,隻得肯定道:“少爺從前也沒有教過,隻不過是不怯場而已,當不得姐姐一句遊刃有餘。”
葉芮伶眼神微妙地看着他,玩笑道:“小禮現在身上的人夫味越來越濃了啊。”
“真是甜蜜的煩惱。”葉芮伶感歎,“繞這麼大圈子就為了扶持自家夫君,小禮真是上了一百二十個心。”
姜禮對其他人可沒這麼不經逗,面不改色地應下,“姐姐說得是。”
這邊的溫讓也從最開始的緊張緩和下來,雲朝的民風淳樸,百姓們的目光充滿着好奇和善意,讓他不由自主地放松下來。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時期,農曆正月十五日于皇宮設壇祭祀太陽神,終夜點燈照明,這便是花燈的緣起。”
“在佛教傳入中原後,由于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出門賞燈,所以中原的上元燈節才如此熱鬧。”
“那麼為什麼會是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呢?”
溫讓又心想着小朋友聽不懂這些,幹脆就講了一個神話故事。
“很久以前啊,有一隻迷路降臨在人間的神鳥被一位獵人射死了,天上的帝王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于是下令要天兵在正月十五那一日下凡去人間放火,将百姓通通燒死以示懲戒。”
“但是天帝有個善良的女兒,她不忍心看着無辜的百姓失去性命,就冒着惹怒天帝的危險将這個消息傳到了人間。”
“那衆人一聽都吓得不敢動彈,想不出一點辦法去阻止這場禍事。”
“過了很久很久,才有個年老的伯伯想出法子,說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三日每家每戶都挂起紅燈籠,再點燃爆竹,這樣的話說不定天帝見人間一片紅火就以為百姓都被燒死了。”
“大家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紛紛點頭同意。”
“結果到了正月十五那一日夜晚,天兵往人間一看,看到下面一片火光,以為那就是燃燒的大火,将此事禀明給了天帝,說不用放火了,就這樣才讓人間的百姓都保住了性命。所以每到正月十五千家萬戶都要懸挂燈籠,用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溫讓的講述生動,讓不遠處的姜禮都走神去聽故事去了,葉芮伶好笑地搖頭,心想自家的小白菜是自己端着盆跟着别人跑咯。
他自己講得也挺有趣味,對上人群中姜禮的目光,眼中的溫柔更甚,有小孩子順着他突然頓住的視線望去,看見了一位長得像神仙一樣好看的公子。
聲音稚嫩地贊歎道:“那個哥哥真好看,老闆是不是也這麼覺得?”
溫讓蹲下與小朋友對視,“那位好看得不得了的哥哥才是老闆哦。”
小孩瞪大了眼睛,迷茫道:“啊?”
旁邊的大人笑呵呵,“傻小子,那是他夫人。”
小孩琢磨了半晌,才梳理好了關系,斬釘截鐵道:“那你就是老闆娘。”
溫讓非常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個稱呼,甚至還哄着小孩再多說了幾遍這才罷休。
他剛想着繼續講解,卻見店鋪門口進來了十幾個人,對上原主的記憶後才認出這些都是溫家原來的舊人。
其中有一個女子,見到溫讓就跑過來扒開人群跪了下來,一時間場面是異常戲劇,周圍的百姓圍成一圈,還沒從剛才夫夫二人甜蜜的氛圍中反應過來。
那女子一來就跪,跪着又往前撲,溫讓一個閃避才沒讓她抱住腿。
她哭得語不成調:“少爺不記得芳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