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淮檢查了一番死嬰,發現襁褓中有一張寫着生辰年月的紙,看了片刻又放了回去。
住持等人姗姗而至,顧景淮出面,略将事情講了講,單手豎在胸前行了一禮:“調查清楚此事後,還請住持超度了它。”
住持雖面露苦色,卻沒有太多驚訝的表情,隻不住地說着“阿彌陀福”。
“依住持之見,寺中怎會平白無故出現死嬰?”顧景淮淩厲的眸子掃過住持與他身旁二位高僧,“少夫人乃是為婉妃娘娘祈福而來,此物明晃晃地沖撞,不給一個解釋,恐怕沒法向皇上交待。”
住持一聽罪名這麼大,慌忙說道:“或許隻是有心懷不軌之人肆意擾亂佛門清淨,與婉妃娘娘無關。”
顧景淮指了指籃子,眸中冷光更甚:“那請住持現在檢查一番,看看有什麼發現。”
他走到八角亭中,把籃子放下,住持左邊的高僧翻開襁褓,小心地拿出死嬰交給另一高僧手中。
死嬰的身下壓着一張黃紙,上面寫着:「征平一年二月」。
“師兄,這是……”兩位高僧面面相觑。
“就算不是佛門弟子,也能看出來,很明顯的詛咒之術。”顧景淮從高僧手中抽出黃紙,舉給三人看,“而婉妃肚子裡的皇子,算算日子,便知是今年二月懷上的。”
住持的臉徹底白了,合起掌來躬身道:“還請大人給老衲些時日調查此事。”
“不必了。我又怎麼能确保,你們沒有參與此事?”
顧景淮并未佩劍,可冷厲的話語像利劍一般出鞘,住持慌忙跪下,以自己的信仰起誓絕不知情。
他乘勝追擊,逼問道:“但這死嬰從何而來,你是知道的吧?”
住持的雙肩癱軟了下來,整個人瞧着落寞無比。
“老衲也是沒辦法。”
*
姜初妤心緒不甯,經文也抄不下去了。她在屋裡憋得難受,隻一阖眼,腦海中就會浮現被燒得慘不忍睹的死嬰。
終于不知過了多久,她聽見門外有動靜,推開門從門縫向外看,顧景淮手持佩劍,剛從隔壁房中出來。
“夫君可查出些名堂了?”
顧景淮言簡意赅:“尚未。”
“你要去哪裡?我也要跟着。”
姜初妤已不像方才那樣失态,上前抓住了他的袖角:“求您了,我總覺得事關我阿姐,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顧景淮丹鳳眼眯了眯,心道她這般敏銳,莫非真有姊妹連心一說?
他沒料到回來取個劍就被她攔住,一時也想不出寬慰她的借口,沒有撇開她的手。
姜初妤揚起頭:“所以果真與阿姐有關?”
顧景淮有些頭疼:“要是巫蠱之術有用,天下就不用以戰定勝負了。”
可無論他說什麼,姜初妤都很堅決地要跟他一起行動。
無奈,顧景淮做了最後的警告:“吓到了可别怪我沒提醒你。”
-
原來山道并非隻有一條通向靜禅寺的路。
就在姜初妤遇到蛇的地方,還有一條通向山上的小徑,隻不過被荒草覆沒,難以察覺。
一行人鑽入小徑,很快隐入了林中。
姜初妤低頭看着腳下,泥土染黑了趴在地上的雜草,亟待一場新的大雨解救。
走着走着,忽然來到了一處平緩而開闊的地帶,樹木被砍伐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巨大的石塊,好像未下葬的棺材。
住持好像一下蒼老了許多,轉着珠子念起了佛法,念完才睜開眼,對顧景淮說道:“那孩子應當就是這裡的。”
姜初妤有些恍惚,沒想到這居然真是一座石棺。
石棺方方正正的,約有四丈長,半人高,石頭表面坑坑窪窪的,已不知在此地風吹日曬了多少年。
周圍的地上散落着沒燒完的黃紙,不遠處還立着一個燒紙爐,投眼望去,裡面一片漆黑,仿佛是連接陰間的暗門。
姜初妤縮了縮脖子,往顧景淮身後挪了半步。
他卻忽然側過身,将一把折扇遞給她。
什麼都沒說,但她懂了。
“多謝。”
她展開折扇,黑底白鶴的扇面阻擋了大部分視野,略略心安,從他身後走了出來。
确認她無恙後,顧景淮轉而将警惕又薄怒的目光射向住持。
“開棺。”
顧景淮隐含怒意的聲音劈下,住持拭了拭汗,懇求道:“老衲也是接任後才知這無字棺的存在,據說它邪祟得狠,硬要拆除恐怕會惹來禍端,并非是我們不想管呐。”
姜初妤有些迷茫地看向顧景淮。那死嬰是從這來的?那到底與阿姐有沒有關系?
“隻是開棺看看,這也不行?”顧景淮依然泰然自若,走過去伸出手指抵在棺蓋上,仿佛真的隻是好奇,“反正你們也已經開過許多次了,還差我這一次?”
住持咬了咬牙:“不知大人在說什麼。”
“那孩子被燒成那副樣子,你見了卻不覺得驚訝,為什麼?”他屈起手指敲了敲石棺,沉聲說,“你們早見過了。”
想起死嬰的慘狀,姜初妤看這黑色折扇都心裡發毛,默默合起扇子站在一旁。
住持緊繃着臉,默了好一陣。
他确實見過,因為這是曆來的規矩。
這裡逐漸成為抛棄死嬰的聖地後,從前的某位方丈無力阻止,又不忍看它們曝屍荒野落入猛獸的肚中,便修建了這座巨型石棺。
可屍體堆得多了、久了會産生臭味,隻能隔不久就來開棺焚燒一次,宛如一個煉丹爐。
所以那個死嬰他一看就知道是這無字棺裡燒得不太透的東西。
住持認命阖了眼,命左右護法:“開棺吧。”
兩位高僧站在同一側,一人扳着一角,合力推開了棺蓋,就像他們常做的那樣。
顧景淮傾身往裡看了眼,裡面的東西雖都被焚燒過,但他還是聞到了股腐爛的味道,不禁眉頭緊皺,厲聲責問道:“虧你們還是出家人,助纣為虐,該當何罪?”
住持心裡有坎兒,但也不覺得這是罪,狡辯道:“大人明鑒,我等隻是為這些夭折的嬰孩立了棺,時時誦經超度,送他們去極樂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