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不等呂枳讓人去請,蕭何早早就到正室門外等候。
呂枳很滿意他這種積極的辦事态度客氣道"蕭大人久等"
蕭何朝規矩她行了禮才開口"不敢當,我也有些公務想與呂令商量。"
"先坐"呂枳示意
"喏"
"蕭大人先說說吧,一早就來等候,想必是極重要的事"
蕭何沉吟"我聽說,昨日二公子在縣衙發現幾箱銀子,不知這錢,呂令打算如何處理?"
呂枳打量他的神色,蕭何似是有些為難不知如何開口。
她先是肯定"是有這麼件事"
接着不動聲色的試探"蕭大人知道這筆錢的來源?或者是對它的用處有想法?"
蕭何頓了頓"不敢欺瞞呂令,這錢我确實知道用處,這筆錢一般會在秋後送往郡守府……"
他話未說完,呂枳卻已經明白他的意思。
前大令用來行賄郡守及其以上官員。
"我今日也是想與你商量此事,這錢,我打算用來免除兩年賦稅,獎勵耕織。"
這世上可沒有把到口袋裡的錢往外掏的道理。
蕭何聞言先是一驚,随即有些猶豫"呂令高風亮節讓在下欽佩,不過這恐怕不行……"
呂枳态度很堅定"沒什麼不行的,我知道你在擔憂什麼"
"這錢不止打點郡守,也打點郡守上的高官,你怕我冒然截下賄銀,引得上面不滿,從而仕途葬送"
"蕭大人的好意我知道,你放心,黃白之物太俗,禮咱們要送,還一定送得漂亮!"
至于金銀俗物就讓她來消化吧
蕭何出言提醒是擔心呂枳不了解官場的彎彎道道,現在聽她一針見血又胸有成竹的模樣,便不在多言。
他告誡自己時刻記住呂夫人是個聰明人。
"呂令打算免除沛縣兩年賦稅?這是否有些過于逾越?"
蕭何前面所說的不行,無論是免除賦稅還是不上供在他看來都不行。
按照規矩,地方官員根本沒有這個權利。
呂枳一愣很快反應過來"國家鼓勵開墾屯田,我不過按規矩行事,不過是不忍心大家挨餓,補貼些粥餅"
"這也算逾越嗎?"
蕭何不解"呂令為何如此執着?沛縣相比其他縣也算得上是富足安樂。"
呂枳不答反問"與其他縣比?蕭大人難道就不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嗎?"
蕭何盯着呂枳意味深長的眼睛,他有些不可置信"您是說……"
"蕭大人願意跟着我,自然不能讓您隻做一個小小的縣丞。"
"留名青史,蕭大人難道不想嗎?"
蕭何見呂枳面上毫無說笑痕迹,心頭大震,他以為自己擁護一個女子為大令已經夠驚世駭俗,沒想到呂枳還有更驚天動地的想法。
蕭何忍不住道"呂令難道不怕?"
呂枳不屑"怕?怕什麼?怕史記單獨給你我開一頁?"
蕭何沉默良久,歎道"呂令今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呂枳好心安慰他"這事也不急,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打基礎"
"蕭大人,高風險伴随高收益"
蕭何苦笑"我好像上了夫人您的賊船,這會也下不去了。"
呂枳不等他整理心情,拿出沛縣地圖"依你看,開墾應從哪裡開始?"
蕭何世代生長于沛縣,論起對沛縣的熟悉呂枳确實不如他。
蕭何盯着地圖思索一番,用手點了兩處地點
"這,有河,灌溉方便"
"這,雖說是山野,不過土地肥沃"
呂枳順着看去,确如蕭何所說,于是點點頭"行,待會就讓人去實地看看能不能行"
"還有,派商隊到周邊各郡縣購買糧食,收集糧食種子,不拘什麼,隻要能入口,野菜也可以帶回來。"
"帶回來一種糧食賞十文,若播種後确認能食用再賞三十文。"
這個時代糧食短缺,食物種類少,呂枳吃了這麼久的黃米,豆飯,實在懷念土豆,玉米和紅薯。
量大管飽好種植。
呂枳暗下決心,等她再強大一些,她一定也要派人出使西域諸國,哈密瓜,辣椒,玉米她都要擁有!
"蕭大人,這事全權交由你負責,銀子隻管去取,隻要能尋到有用的種子,不拘花多少錢。"
"喏"蕭何幹脆應下
呂枳繼續道"還有一事,我決定明日行祭禮正式接任沛縣大令,今日讓人傳話給各處亭長裡長。"
"送出各縣請帖"
"再放出消息,說沛縣有物美價廉的瓷器售賣,吸引各地商隊。"
蕭何不是很贊同"時間有些倉促很多東西怕是來不及準備…"
随後一驚"沛縣什麼時候有瓷器?"
呂枳微微一笑"馬上就有了"
她不理會蕭何的顧慮,強硬道"現在就去辦,動作盡量快些,我怕再不舉行典禮就來不及了"
呂枳走到門口看天,今日是個晴天,天朗氣清,仔細看來東方卻有一絲陰霾
她當時和呂父随口一扯,鳳鳥墜空,狼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
誰想昨夜她竟然在夢中見到了這慘象,真實得如身臨其境
她結合時間推測,估計始皇病重,皇帝駕崩的訃告隻怕沒幾日就會傳遍天下
她要抓緊這一兩天的時間,把沛縣大令這一身份坐穩,借百姓之口宣揚全國。
蕭何在她的強硬下隻得低頭答應"在下盡力去辦"
蕭何走後,呂枳打開記錄沛縣工匠的竹簡
沛縣共有工匠264人,其中包含木匠,泥瓦匠,陶匠
呂枳把竹簡翻來覆去,沒有找到鐵匠或者說會制作武器之人。
她放下竹簡,長歎一口,難啊,真是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她現在懂為什麼有些國家喜歡以戰養戰了。
不過也不算天崩開局,老天爺對她還是不錯的。
畢竟比起開局一隻碗那位,自己的開局簡直不要好太多!
"一個人在這歎什麼氣呢?"
"二哥!"呂枳眼睛一亮"你來得正好!"
呂澤慢悠悠靠近"說吧,你一找我準沒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