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他搶來的娘子 > 第22章 明榆

第22章 明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又乖巧的點頭,白雪見她這副樣子一陣無語,還想再說些什麼,此時柳大哥在外詢問“天色晚了,我們可要在前面的鎮子上歇腳?”

晚飯後,沈時期自然是同依依和杜梨準備休息,白雪敲門進來,遞出一支玉簪。

沈時期仔細端詳玉簪,這隻通體瑩潤,在微暗的燭光中彷佛發着光,精緻的蝴蝶白玉簪子。

她有些不解,我不缺首飾,且,這簪子比我那些差的遠了,

白雪坐下,解釋說,“這是阿榆的簪子,這隻簪子是當初阿榆的娘親留給她的,你要去易家認親,需得帶上這隻玉簪。”

看着白雪留戀不舍的眼神,沈時期一時不知如何應對,白雪交代完就走,來到門外又回過頭來叮囑“今後你叫明榆,是明家長房嫡女明秀文之女,你們兩個,不是再稱呼錯了。”

依依和杜梨看向沈時期,見自家三娘子也很是認同的點頭,二人也恭恭敬敬的點頭行禮“記住了”

沈時期在白雪走後看着玉簪還在回想着在馬車上白雪交代的事情,白雪透露了明榆的身世,其實明榆也很是可憐,明父是贅婿,所以明榆随母姓,也正是因為随了母姓才得以保留一命。

明母在得知明父即将被發配後被家中長輩逼迫與他和離,隻是明母卻是一片真心不忍抛棄明父,不過幾日也随着病逝了,明家對待明榆極其苛刻,隻當她是家族恥辱,全然不顧她的生死,若不是皇後娘娘出手相助,明榆也撐不過那個寒冬。

此時沈時期借着明榆的身份去易家尋親,尋的自然是明榆娘親明秀文的親,那易家如今的主母是明秀文的堂妹明珠楠。

若論關系親近,本不該上易家尋親,隻是那堂妹當初搶了明秀文的婚事,明秀文随後兩年都因婚事被毀之事無人敢與之議親。

不成想,之後招了一個打鐵匠為贅婿。明家也曾是世家大族,一個打鐵匠為夫婿自然會被很多人恥笑,明秀文一度被親友排擠。

所以堂妹知曉後數年來極是關照明秀文,年年不斷的贈送一些布料首飾,隻望堂姐原諒她,在明榆父母出事後,也曾表态願親自照拂她。

沈時期此時還不知易家人如何,單看表面,隻覺得明榆這位姨母是位心思極重城府極深的人,不然怎會不動聲響的搶了明秀文的婚事,又在易家生子後站穩腳跟,使易家近十幾年來無一妾室通房。

再說易家,老宅在河東太原,但近二十多年裡,易家大房一直定居在揚州城。

大房雖不謀仕途,但極着力培養二房三房,兄弟二人在官場上穩居其位。

易家二房易江,在朝中已位居吏部尚書,其長子易寒松也在今年的進士中。

三房文不成,索性就投身軍營之中,易英雖隻是個應天府馬直軍使,但有易老爺子曾經的威望,在軍中也是備受矚望。

易家易泰安老爺子曾是先皇親封的太保,不過三十餘歲就位居檢校少傅,河東節度使,執掌河東兵權,隻是自聖上登基後重文輕武,易老爺子就請旨回鄉養老,不問朝中事情了。

娘娘此次就是為了要得到易老先生的支持,望易老重回朝中執掌兵權。

隻是這易老先生自回鄉之後,就開始潇遊四方,不見身影,就連易家人也聯絡不到,易家若不是有大喜大悲之事,易老先生都不曾現身,上次現身還是易蕭與明珠楠大婚。

也有傳言易老先生病逝他方了,但易家很快就出面制止了謠言,說易老先生遊山玩水好不自在,每月家書一封,隻望家中不必牽挂,書信中更是直言不要再派人打聽他所在何處,若是長孫婚事已定,自會現身。

展現在衆人面前的書信中,易老先生的字迹铿锵有力,全然不似六旬老人,衆人才表歉不再議論。

此時她要做的就是,務必與易家長孫喜結連理,待大婚之日易老先生現身後,說服易老先生回汴京與娘娘一叙,那時娘娘自會設法留下易老先生。

隻是,白雪說的輕巧,她卻滿面愁容,要怎麼才能與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迅速建立深厚感情,讓這位易小郎君甘願打破門第芥蒂,愛上她這位落敗的明家女。

杜梨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催促着沈時期快些安歇着,她才仔細收起玉簪睡去。

天氣逐漸變熱,日照增多,萬物生長進入一個極旺盛的階段。田間蝼蝈的鳴叫,吵得人心情煩躁不安。

一行幾人經過連日來的趕路才剛到應天府,來到客棧,突然遇見了韋家的馬車。

自上次韋書臣走後已有許久不曾見過,說不想念是假。

杜梨打聽後細細道來,原來韋書臣四月剛剛加冠後掌家,如今是他掌家後首次代表韋家外出議事。

韋家早在曾祖父那輩起就由大房在朝中站穩立場,二房三房多是經商,與世家聯姻來保韋家穩妥,如今大房中大伯父韋書達已位于禮部尚書,其叔父也已是懷化将軍。書臣姐姐韋栩也與太子殿下成婚數年,三房中子女更是與多位世家聯姻。如今韋家地位更甚從前,沈時期聽後深知韋書臣一路不易,如今再回想他從前的不告而别,也覺得好似别無選擇,若自己處在那個地位也會如此吧。

明日韋書臣會在春之庭會見幾位生意場上的員外,沈時期想多停留一日,于是依依去告知白雪,白雪也知連日來馬不停蹄的趕路,皆是身心疲憊,幾人隻暫時休息後再啟程前往易家。

韋書臣在酒樓時已見過自己,仍裝作不熟躲着不見,她不死心,打聽了他居住的住所,在他回去的必經之路等着。

此時天色漸暗了,聽着遠處有馬車駕駛的聲音,她回頭看去,内心一喜,果然來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