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吭聲,似鐵了心不管孩子。
**
外間,淩府老爺立在兒子媳婦的清霜院外,見梁穩婆出來,迎過去道:“您老辛苦了。”
“哎喲,使不得使不得。老婦人豈敢當您這一聲啊。”粱穩婆極尊敬這位淩老爺。
為了百姓,淩老爺喪了妻、被兒厭,是頂頂好的官。
淩老爺擺手,說了好幾句感謝她的話。
他接過淩管家遞來的紅封,親自遞給穩婆。
梁穩婆不願收,推過兩次才難為情地收下。
“多謝淩老爺,你真是好官啊。”
“您客氣。多謝您跑這一趟。”淩老爺回道,伸手做請,給一旁的管家示意相送。
淩管家送梁穩婆出府。
派出去找淩度少爺的老張來報信,淩老爺就等聽消息。
老張是跑回來,紅潤的臉上像是抹過油,面上也是十分的為難。
派出去那麼多人都沒見着少爺,自己倒是見上。但是,少爺不肯回來,稍帶的話又特不好聽。
老張緊張地搓把手,磕磕巴巴道:“老……老爺,少爺不肯回。他說……”
“說什麼?”淩老爺本歡喜的臉色瞬間沉落。
他心裡有底,為這個不成器的兒子,今日抱孫的喜慶早淡了。
“說他外間有得是兒女,不差這一個。”老張硬頭皮将話說完。
淩老爺氣得胸口疼,壓了下氣性,還是沒忍住。
他高聲罵道:“混賬東西啊,咳咳咳……他這輩子休想……把外頭那些不正經的玩意給我帶進淩府。”
殷羅抱小少爺踏出清霜院時就聽見這句話。她掩下眸裡對姑爺的怨怼,躬身向淩老爺行禮,恭敬道:“老爺,這是孫少爺。”
淩老爺連氣都沒順過來就疾步上前,從殷羅手裡極為小心地接過孫兒。
他深吸口氣,穩住微顫的手,掀開嬰兒面上的小蓋頭。肥嘟嘟略皺的通紅小臉,十分惹人心疼。
淩老爺得這口怒氣,總算是順過去。
他叮囑殷羅:“你好好伺候韻霜,醫藥補品盡管找管家支銀子去買。這……老夫是家翁,按理得避嫌。但她婆母去得早,這話就老夫說了。女子月子裡事大,心境更是重要。
你們都少給韻霜說那孽障的糟心事,先讓韻霜養好身體。至于淩雲,待幾日後韻霜想見孩子,你再來将他領回去。
哪個娘親不疼兒啊,韻霜的心結不解,就将孩子先放老夫的院内。老夫會令金桂家的媳婦帶他段時間。”
“是。多謝淩老爺體恤少夫人。”殷羅再次瞧向淩老爺懷裡的小少爺,躬身行禮後返回少夫人的院子。
淩老爺抱着比貓兒大不了多少的孫兒,輕聲地歎息着。
“淩雲啊淩雲,希望我兒有淩雲之志,莫像你那不着五六的爹啊。”
小淩雲在包被下吧唧小嘴,連眼睛都沒睜開呢。
他能知道什麼是淩雲之志啊,睡得香着呢。
淩老爺将孫兒交給等候許久的金桂嫂,客氣道:“煩請你住在老夫隔壁的院子,托你好好帶他一段時間。等孩子斷奶後……再看吧。”
金桂嫂向他躬身行禮,接過小少爺輕抱在懷。
本也用不上金桂嫂,但淩老爺就擔心發生這種事,遂而令人等在院外。
若少夫人院裡将孩子抱出來,就由金桂嫂奶着。若是沒有将孩子抱出來,就省了這茬,或者令金桂嫂待在清霜院。
隻可惜,結果是最差這種。金桂嫂抱着嬰兒,随淩老爺離開清霜院口。
**
南旋道府地界往西北走,那是一片偌大的南部山區。
橫跨三道府的十萬大山就在這處,周邊有卧秋、南旋、南蜀三道府。沿山脈向北延伸是卧秋道府的地界,被稱為卧秋山脈。
卧秋山道,雲高天闊,山中升起如紗的霧煙,似人間仙境。
雲山縣令楊安,臨時接到上級卧秋道府下派的告令,需趕在谷雨前送高山貢茶進府城。
楊安為趕時間,隻能派人抄小路,趕在上級道府定下的期限前上貢。
這條卧秋茶道以往他們的人走過,不及傳言的蜀道難,卻也是羊腸小道,陡峭又濕滑的青石山路。
一行苦力背一個大布包從狹窄的石坎下坡。
坎道窄細又滑,一個不慎就可能從旁邊滾落下山。
一旁是溪澗落坡,巨石嶙峋。一旦掉下去,不死也殘。
高聳難登的山道上隻見碩大的白布包,哪見下面的苦茶人。
最後一人被大布包壓在下面,冷汗夾背,踩着滑膩的山道艱難地行走。
高山風寒,一陣風卷來,他本就難受的身體打個寒噤,一個猛烈的哆嗦緻使腳下不穩,連人帶布包向下撲去。
領隊的叮囑過衆人分開些下山。
然而,大家既想掙這份苦錢又想早點回家,隊伍靠得有點緊。
一人從山上跌下,導緻一行人相繼滾砸進山澗石坎。
一聲聲驚呼從白布包下傳上山,散開的布包掉出如山的幹茶葉,像是枯敗的綠雪花,灑滿山道斜坡,覆蓋住一抹一片的石間血迹。
負責運茶的管事楊康居高望下,在一片片沉悶地叫聲中跪坐在濕滑的岩石上。
他喃喃道:“完了完了……楊安縣丞會殺我全家啊,這可是從周邊五縣集來的全部茶葉……完了。”
茶乃是盛京貴人的命。茶政更是苛刻,上貢時間不可晚于夏前。
然而,卧秋山脈北段出去乃是三家必争之地。卧秋道府與相連的勝争道府、星海道府,三家争鋒一段沿邊官道:“九烏山路”的歸屬權。
三府打架,轄制屬地内的官道不便通行,緻使下一級的郡守各自守土,響應上級道府的命令把控境内山路。
這才波及下面的縣級山土,緻他們不能及時運貢品上道府府城。
如今,全大周境内四十五道府勢大、又各自為政,鉗制領地上的各大郡府。郡守又控制無數下轄的縣府。縣府責令鄉、裡、亭等閉戶不與鄰裡互通……
兩百多年來,軒轅皇朝已經蘊藏亂象,随各地道府勢大,不聽皇朝号令,更是禍事疊起,弄得民不聊生。
卧秋道府延遲的貢茶命令至清明後才下派。郡府收到消息後趕緊甩鍋給地方縣丞,令他們直送貢茶上卧秋道府交差。
雲山縣令楊安權小勢弱,被周邊四縣轄制,彙集五縣貢茶,全讓他雲山縣安排送茶上道府府城。楊安也怕擔事,安排下屬的鄉長楊康召集村民,抄境内卧秋山道,直奔卧秋道府。
因“九烏官道”繞卧秋山脈而行,一段兵家必争的要路被星海道府和勝争道府轄制。
楊康隻能下令村民橫穿卧秋山小道,趕上今年已被拖延的貢茶上交時間。
一個白包有近五百斤茶葉,十個布包就是五千斤,裡面藏着的小包是送給皇帝的極品貢茶。
五千斤茶進卧秋道府,沿官道送進京都,至軒轅皇帝跟前僅餘三十斤貢茶。
高山冷茶量少質好。這批茶葉集結五縣的茶量,正是盛京貴人指明的貢茶。這一滾下坡……全完了。
楊康旁邊的幫手見這番陣仗也是心驚肉跳。
不為他人的性命擔憂,隻為自己的項上人頭。
他急道:“楊康老爺,快啊,咱們去下面看看茶葉啊,裡面的貢茶不能完。不然,這是殺頭的死罪啊。”
楊康被“死罪”二字驚醒,連滾帶爬得從山道上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