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理所當然道:“當然了,你才是正正經經的東家,你不去咱們怎麼開席。”
秦甯腼腆一笑:“那咱們在哪吃飯?”
沈新說:“同春軒,怎麼樣?”
這幾天除了望江樓,其他食肆他們都吃了個遍。
同春軒位于西街東側,裡面的菜品齊全味道不錯,價格也合适。
秦甯忙點了點頭。
商量好後,幾人安靜的吃過晚飯,洗漱上炕睡覺。
第二天不到寅正,沈家就響起了敲門聲,沈新開門,“來這麼早?”
“沈東家。”
來福腼腆開口:“沈東家,我們起的早,吃過飯沒事就想着來幫忙。”
王承德和來福站在門口,穿的衣服明顯是新洗過的。
沈新笑了笑:“我夫郎才是東家,你們就跟平時一樣稱呼我就行了。”他側過身,讓兩人進來。
二人應了下來。
他又找了木凳讓兩人坐下。
生意大了,小攤每天要賣的東西多,背簍放不下,沈新做了一個可移動手推車,三尺長,二尺半寬,方便放東西和移動。
秦甯在竈房做好了,沈新拿出來放到推車上,王承德和來福也來幫忙。
吃過早飯,沈新便教王承德怎麼推車,如何使力放到牛車上。
手推車占了牛車的三個身位,所以他每次都會多給趕牛車的王大勝六枚銅錢。
一來二去,王大勝也不在村口等了,直接在沈新家不遠處等車。
王大勝本來想直接停在沈家門口,但沈新怕有排洩物,就婉拒了他的提議。
這就是VIP用戶的待遇吧,所以金錢到哪都是硬通貨。
到了西市,還沒等幾人把食物擺出來,就有不少人圍在攤位旁,不停的說:
“給我兩個紅豆面包。”
“給我來一杯檸檬汁。”
“我要五塊山楂糕。”
區區幾天,秦家糕點鋪就有不少固定客源。
秦甯一一回答,王承德和來福也在旁邊幫忙。
沈新看沒他事了,打了聲招呼,就去了縣裡唯一一家書坊,文柳居。
這幾天天天往深山裡鑽,好的藥材采了不少,也賣了一部分,如今家裡的銀子加起來也有七八十兩了。
他今天帶了家裡的大半銀子,根據原身記憶,書籍可是相當貴的,一本原刻書要幾兩到幾十兩不等,手抄本倒是便宜一些,那也要原刻本将近一半的價錢。
書店清雅,墨香四散,沈新一進來便看到靠牆的大木櫃,一本本書整齊擺放在櫃子上。
原身來過不少次文柳居,沈新對這裡的陳設布局也不陌生。
但今天第一次踏進來,記憶裡的畫面仿佛重新活了起來,畫面也從黑白變成了彩色。
他按照記憶走到書櫃旁,拿起了那本《燕儒學案》,這是本原刻書,裡面寫了諸多舉人對科考試題的真知灼見。
是原身一次次駐足想買的書,卻一次次因為囊中羞澀沒買成。
書籍線裝,外觀簡潔,左右雙欄,版心标注着書名,卷次和頁碼。
五兩銀子。
沈新準備把它買下來,就當了了原身一樁心願。
給自己挑了五六本手抄書,有寫燕國曆史的《燕國紀事本》和《大燕紀實錄》,也有描述地貌的《寰宇九域志》等,能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的曆史。
又要了三把羊毫筆和兩刀紙。
文柳居掌櫃小算盤噼裡啪啦一頓打,擡首淡淡道:“承惠三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