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阿娘,快來看嫂子做的魚丸。”
沈安聽見門口傳來聲音,扔掉火鉗跑出來,他扯住周氏的袖子,把人往裡拉。
周氏順從地随着沈安的拉扯進屋。
進屋前,周氏腦海中還響起孫柳說的話。
她說,先前還當大房給你兒子娶的媳婦是個好拿捏的,沒想到竟敢作住他們一家分家。
周氏但笑不語,若她強勢,也不至于要讓自家兒媳來落了這些不好。
腳步聲一停,姜南忙活的手停在,她困惑地擡頭看去,她娘定睛,眼神深邃地看着自己。
她娘是在懷疑······
“阿娘?”
“诶。”
周氏回神,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擺擺頭,踏進廚房。
竈台上是今天剛買的小号木盆,裡面是煮好的魚丸,白花花的,浮着袅袅熱煙。
周氏側目,涼粉已經做好。
“小南,怎麼不等娘回來一起上山啊。”周氏嗔怪道。
周氏不贊同地看着忙活的姜南。
若是說以前在沈家,那些活是不得不幹,但現在家中隻有三個人,不該把全部的擔子都壓在姜南的身上。
話中的關心,姜南怎會聽不出,想到之前在現代,她是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也是這般關心自己的。
她心裡暖暖的,輕聲說道:“阿娘,這也不累,再說孫嬸子也是因着我們家遭這無妄災,我想着阿娘和嬸子若是要說些體己話,還有小安幫着呢。”
姜南看向一旁守在魚丸旁邊的小孩,笑着說。小孩子紮好的包包頭,瞧着可愛,她沒忍住撸一把頭。
腦袋被摸,沈安還有些享受,驕傲地擡起頭,一臉求誇贊。
周氏看過去,沈安正笑着,嘴裡還說:“阿娘,我幫嫂子摘了好多桑葉,還吃了桑果。”
沈安一說,周氏仔細看去,小孩嘴角還有紫紅色果漿幹掉的痕迹。
“你不給你嫂子搗亂就謝天謝地。”
“哼,嫂子說我幹得好。”
沈安不贊同地反駁他娘親的話。
他嫂子明明誇贊自己做得很好。
“阿娘,來嘗嘗魚丸,看看好吃嗎?”
姜南面也醒發好了,她準備做點手擀面。
“我來,我來,這哪用得着你,你和小安去吃。”
周氏本就是做活的一把好手,動作利索地擀面。
姜南沒法,拗不過,隻好跟沈安站在一邊。
她找了碗,給自己和沈安夾了一個魚丸。
她怕捶打的時間不夠,魚丸不夠q彈。
嘗一口,比想象的好,鮮嫩軟化,腥味淡,要是調個蘸料,會更好,做魚丸湯或者魚丸面也是不錯的選擇。
“嫂子,好香!”
姜南循聲看過去,沈安碗中的魚丸,已經沒了。
她都懷疑這孩子是自己的捧場王。
每次做的吃食,一吃就是好香,好好吃。
不過有個小捧場王,也不錯的,哪個廚子不喜歡聽誇獎呢。
“若是好吃就再吃一個。”
姜南放下碗,準備去給面調個料,鍋裡的水燒開了。
“不要,我要等阿娘和嫂子一起吃。”
沈安依依不舍地放下碗,魚丸軟滑的口感還停在舌尖,比他之前吃過的所有魚都好吃。
他明明看見嫂子放了雞蛋,但他一點也沒吃出來。
周氏手腳快,水剛開,她的面也擀好。
姜南化了豬油,加了香粉,鹽和一點胡椒,還有野蔥。
把熬好的骨頭湯舀進碗裡,沖開豬油,一股油香混着蔥花的香味就随之而來。
周氏把面下進鍋,快好的時候,再燙一點野菜,當作蔬菜了。
一碗熱騰騰的魚丸豬骨面就做好。
堂屋傳來呼噜面條的聲音,方才還說要等阿娘和嫂子一起吃的小孩,正埋頭在碗裡,頭都舍不得擡。
“小安,你慢着點。”
周氏見人吃面條的猴急樣,生怕給人嗆着。
不過也不能怪孩子,這面當真是極好,油汪汪的,這豬骨湯也是極好喝的。
周氏把骨頭肉多的全都夾給姜南。
姜南啃了幾塊,解了饞,就讓周氏别夾。
勸了周氏,小沈安學着他娘的樣子,非給姜南夾菜,他還知道換雙幹淨筷子。
“好了,阿娘,阿弟,你們也吃,等日後賺了銀子,買肉吃。這骨頭湯阿弟多喝些,能長高的。”
“真的嗎,嫂子,我要長高!”
沈安碗裡的湯已經喝光,聽見姜南說能長高,又跑去舀了一碗。
分家已過去幾日,中途趙春娘被罰在祠堂反省,姜南一家也過了幾天安分日子。
這幾日,姜南帶着沈安一起去碼頭,周氏在家把屋後那塊地開荒出來,還能趕着日子種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