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賺得銀子比往日都多,姜南想去買點肉,攤子上除了狼牙土豆,就沒有其他炸物。
她準備自己做一點豬肉香腸。
一想到肉腸被油一煎,爆汁流油,酥脆肉香,鹹香爽口。
姜南光是想想就忍不住咽口水。
去豬肉鋪,買幾斤豬後腿肉,豬小腸,各種香料。
坐牛車歸家,時辰尚早,正好申時初。
兩人剛到家就遇見準備去地裡的周氏。
“阿娘,要去地裡?”
周氏幫着把姜南背簍卸下來,瞧見買來的肉,笑意盈盈地回:“種的豆角開始長蔓子,得去給它搭架。”
“阿娘,我也一起去。”
姜南把東西放好,囑咐沈安在家。
“哪用得上你,你休息就好,我自己去就行。”
姜南放下東西,幫着拿起搭架子的樹幹子。
這塊地正好是從沈家分出來的,姜南和周氏一到地裡,正巧老沈家的也在地裡勞作。
趙春娘穿着紅衫新衣在地裡,亦步亦趨。
沈大富一臉不耐煩:“你趕緊把這衣裳換下來,能不能好好幹活了!”
明明家中有不少銀子,還偏偏要伺弄這一畝三分地。
沈大富心裡正怨呢,他婆娘還在後頭作亂。
趙春娘被吼,正要還嘴,就看見周氏。
她忘記回怼自家男人,拈酸刺耳的話想都沒想出口:“這不是二房嘛,我還當你們就靠着攤子就能活呢,怎麼還來下地啊。”
“是不是······”
沒等人說出更難聽的話,姜南擡眸輕笑地看着趙春娘,看得對面神色不安,她才說:“原來是大伯,大伯娘。”
“哎呀,伯娘穿這麼豔紅的衣裳來地裡,怕是田間的蟲子都要被伯娘吸引了呢。”
還真别說,趙春娘不僅得顧着自己的衣衫,地裡的活沒幹多少,被蟲子不知道咬了多少口。
姜南這麼一說,渾身又開始泛起癢意。
“你!伶牙俐齒!”
沈大富一反常态地拉了一把人,趙春娘瞬間息了氣,冷哼一聲,臉上滿是得意。
沒人打擾,自然是好。
姜南拿起篾刀把竹竿削尖,杆子插入固定的地方就在豆角窩外側。
周氏點豆角時,一窩一窩點得整齊,竹竿也插得勻稱,一窩一杆,整整齊齊。
把豆角地全都搭好,姜南和周氏合力在離地裡差不多一米之距的豎杆上再搭橫杆用來固定。
姜南用藤蔓纏繞,手法快,纏得穩。
平時地裡的豆角架子都隻插豎杆,對面趙春娘輕唾一聲:“多此一舉。”
豆角架子搭好,順帶把雜草也扒了。
姜南先歸家,她把小腸拿到河溪邊去清洗。
拿了面粉,把裡外清洗幹淨,才回家。
姜南把小腸翻過來,刮着内裡的油脂,又翻回來撕掉外膜,這是一件費時的事。
周氏回家看姜南還在忙,她幫着準備明日出攤要用的東西。
又開始做晚飯。
晚飯有人做了,姜南開始把肥瘦肉拿出來剁餡,沒有攪打機,隻能人力。
姜南剁肉的聲音響起,院子裡外玩蹴鞠的沈安都被吸引了。
“嫂子剁肉,是不是要做肉丸子。”
沈安吃過姜南做的魚肉丸子,他現在想起來,那味道仿佛又在嘴裡滾了一遍,滿懷期待地希望嫂子能做炸肉丸子。
姜南看去,沈安一臉饞樣。
“等嫂子做出來,比肉丸子好吃多了。不過要是有剩下的肉,嫂子就給你做肉丸子。”
沈安一雙眼睛,聽得亮閃閃的,跟屁蟲一樣綴在姜南身邊,也不嫌剁肉無趣。
“小安,别去攪和你嫂子,自己去院裡玩。”
周氏傳了火,開始炒菜,把礙事的沈安趕到院子裡。
沈家小院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老沈家的院子外隐隐沒着一個身影。
裡面的人絲毫沒有察覺。
“二房能出攤賺銀子又如何,身上還不是穿得破爛陳舊,都說周氏命好,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又如何,不如我一個會念書的秀才郎。”
“沈二福能賺銀子又如何,還不是個短命鬼。”
“好了,少說兩句!”
沈全厲聲呵斥,反倒被沈老婆子打斷。
“一家子的讨債鬼,本就是這樣的!”
“還好爹娘有先見之明,把人給分出去,不然這沈确拿回來的銀子,還要用在他們身上,不如給我正禮用,還能給爹娘考個秀才回來,光宗耀祖。”
趙春娘喜滋滋地應和着自家婆母,沒等兩人高興,院門忽的應聲倒下。
一院子的人都被吓一哆嗦。
“哪個挨千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