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绛玉珠(黛玉同人)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們疏于打理,爹爹豈不是正好借由此事,督促他們打理起來?玉兒私以為,在朝為官,如江中操舟,豈敢有不盡心的,縱是我不犯人,又何以能保不遇着急流礁石呢。……就是此時無事,若以後有個長短,難道父親基于同族之誼,還能不施以援手的麼,隻為自家着想,也是現下就開始打點的好。”

父親聽得,含笑望向黛玉,歎道“哎,玉兒啊玉兒,為何你不是個男兒呢……若是男兒,有如此剔透的心思,我林家,後顧無憂了……”說得黛玉無言以對,總不好說這要怪父親自己吧,隻好撒嬌扭過這個話題也罷。

父女倆閑談間,孫姨娘已将父女二人的午飯,擺在了外室。按說午宴本是正宴,但今年父女兩人都不過是想着讓對方開心開心,方才在這日打起精神來的。晚上的家宴也就罷了,再要二人整日裡去應酬外人,對不起,父女倆都是大家公子小姐,沒這個興緻。是以午時的正宴雖在内外宅擺起了幾桌席面,讓合府的下人們熱鬧熱鬧,但卻沒有招待外客的準備。縱有幾位知交故舊來賀林家千金黛玉芳齡,也極識趣地隻遣人遞貼送禮,自有管家齊叔前去應對,不勞父親費心。反正今日這揚州城裡,是沒什麼人能請得動林如海林老爺的了。

黛玉陪父親于席上坐了,先斟了一盅酒,跪于母親往日坐處之前,舉杯默悼了片刻,又以指拈酒,灑于案前,如此者三,方将杯中酒傾盡于地下,又磕了個頭,方起身陪父親坐了。另又斟了杯酒,雙手奉于父親身前,口内道:“今日又是玉兒生辰,也是母親當年受難之時。玉兒剛才敬過了母親,還要再敬父親一杯。多謝英明的父親大人,為玉兒找到一位如此美麗賢良的母親。”說得父親怔了怔,待回過味來,不覺老臉有點紅,拈須咳了咳,假意罵了一句:“你這丫頭……”終是笑着接過黛玉的敬酒,一飲而盡。一時就将他剛才見黛玉拜母的黯然之色去得幹幹淨淨。黛玉度其神色,暗暗松了口氣。她本自忖,自己的生辰,是躲不過思念母親這道檻的,自己傷心也就罷了,她卻更怕父親神傷。如今的父親,雖比原來那般形槁心灰的樣子好很多,可黛玉心有餘悸,生怕父親的心境會有反複。是以這生辰之時,如何即祭奠了母親,又不讓父親觸景傷情,着實讓黛玉思慮了幾日。四書五經想了個遍,也隻想出這個彩衣娛親的法子來。如今見父親神色如常,方略略放了心。

黛玉身子弱,說是陪父親小酌,那熱熱的惠泉酒*1也不過是略沾沾唇,就這樣,也沒沾兩下就讓父親給止住了。酒也不讓沾,菜也吃不下,黛玉無事,撤了溫酒的下人,自己坐在一旁,試着為父親溫酒。新腌的青梅,少一粒,多一粒的,往酒器裡投下,酸酸甜甜的清香,自酒器中袅袅而出,混着父親寵愛的笑臉,讓黛玉又找到了,幸福的感覺……冬日的暖陽,透窗而入,照在笑語殷殷的父女倆身上,也照在桌上的酒杯裡,沒人看見,那裡面映出的,母親的,笑臉……

父親怕黛玉久坐于病體不利,飯後又催着黛玉回房歇息。黛玉在院中困了多日,哪裡肯就此回去。她抿嘴轉了轉眼珠兒,出門遊玩,父親大抵是不會同意的,不如央了父親一起去園子裡賞花,看她撲蝶。

為着是女兒的生辰,又是女兒們最愛的花朝節,父親聽了黛玉此言,想起往年今日,正是一家三口盡享天倫之樂之時,又看着女兒精神尚可,倒也不好闆着臉裝惡人,隻得依言允了。于是父女二人,領着一隊丫頭,慢悠悠地往自家園子裡逛去。

雖說花朝節是在仲春時節,但黛玉還是覺得好冷,可園子裡黃的迎春,粉的桃花,白的梨花,紫的丁香,全不管人情冷暖,世間滄桑,自顧自地開得千嬌百媚,那澎勃的生命力,浸染着擦枝而過的行人們,心懷大開。黛玉頑了一會兒,就被父親叫回亭中歇下,同看着小丫頭們在花間撲蝶嘻笑。

姨娘們想是得了父親進園子的信兒,也都各自穿花拂柳地,走将出來,聚到了父親身邊。父親見人漸漸多了,這賞春倒成了鬧春,不免失了遊園的興緻,想着女兒午間不曾休息,就欲早開晚宴,于是起身帶着衆人往碧水榭中去。

正說收拾呢,二門上有人來回:“京裡賈府來人了,說是替老太太給咱們姑娘送生辰賀禮。”說得父親與黛玉均是一愣。半個月前的那段公案尚未有完結呢,如今這出,為得哪般?

父親接過下人送上來的名帖。打開一看,來者,居然是賈琏——榮國府的嫡孫。心思轉念間,也未看清這賈府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問着下人說來人一行均在外客廳裡候着,也就隻好先讓姬妾們到碧水榭賞景。自己即往外廳待客。——今日還真來位他得接待的人了。

黛玉自回房歇息更衣,心下也十分奇怪,這在原來,可是沒有的事啊。——卻不知,這正是她給造成的。

今日之事的起因,卻是那周瑞周管事。因他一到了林府,就将重振精神的林老爺給激怒了,給拘在院子裡不得自由,自是斷了與外邊的音信,且這傳書遞信之事,其餘的幾個粗使的下人、婆子均不知曉,兼之又都被林家安撫着,全不知周管事被禁,隻當他占了高枝,獨自享受去了。京裡王夫人得不着消息,林姑娘進京一事進展如何,回複不了賈母,一二日也就罷了,等三五日後,就被上了心的賈母給看出了蹊跷。一來二去的,賈母也就有點知曉了。

那二舅奶奶王氏,确是個心胸狹窄之輩,為着些昔日的閨房戲語,一直不待見賈敏這位姑奶奶,幸而賈、林兩家,政見不合,緻使内宅家眷,也多年不曾往來。她倒比不得婆婆賈母那般,心心想想地挂念着姑娘,隻是暗自慶幸不用再見那位德才兼備,美麗高傲的姑奶奶。且她想:這位姑奶奶還是高嫁了出去的,若是回來,豈不是較未嫁時,更讓自己無地自容……如今雖說那位已經去了,這要回來的,不是姑奶奶本人。但一是帶着她的血脈,二是這姑娘出身比姑奶奶更高,聽回來的下人們說,其人隻比她母親還要美麗,還要有才情,豈不更顯着她的不足?是以不管賈母是如何念叨外孫女,她是打定主意,不想見着這姑奶奶的後人,出現在她的生活中的。

她本是想挑撥着林府待賈府去的人不周,以仆辱主,輕慢了賈母,好讓賈母一怒之下,斷了要黛玉進京的念頭。誰曾想第一次讓個下人去給姑奶奶賈敏奔喪,卻沒出任何茬子地回來了,還順便帶回了林家姑爺給賈母的年禮。她不知林姑爺是悲傷過度,又看在亡妻的份上,沒與賈府計較這些小節,倒以為是林姑爺性情好欺。是以這次接人,也就如上次一般炮制。這若接得人來呢,她也知曉了“有其父必有其女”,黛玉必也是個軟性子,就是來了也不足慮。若是接不得人來呢,則正好拿來做文章……不想林老爺這一拘,她兩頭都不着靠,一時也就慌了手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