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這一句話,皇後的神情已恢複如常,颔首溫聲:“不必多禮了。”
衛湘謝了恩,拎裙起身,稍一側首,瓊芳便已上前,衛湘穩穩托起茶盞,欠身奉上:“恭請娘娘用茶。”
衛湘端着茶盞,神情恭肅,心下卻緊張。
皇後之于嫔妃一如尋常人家的主母之于妾室,像她這樣得封的,又與民間爬了家主床榻的侍婢别無二緻。因而皇後若有意給她個下馬威,實是再尋常不過的事,眼下六宮盡在,又無疑是最合适的時機。
衛湘在心下對自己說:撐過去便罷了。皇後再嚴厲,往後的日子也總比做宮人時要強,她沒什麼可委屈的。
然而手裡的茶盞卻很快就被接去,衛湘一怔,不由擡眸,皇後正自和顔悅色地吹茶,因覺察她的目光,便也睇了她一眼,繼而抿了口茶,笑道:“你是禦前出來的,一應規矩不必本宮提點。日後便都是自家姐妹,臨照宮裡又無主位照應,你若缺什麼,便着人來長秋宮回話。”
衛湘連忙福身,口中輕言:“謝娘娘。”
皇後指指右首一位遍身珠翠的嬌柔美人:“這是敏宸妃。”
衛湘行上前兩步,深福:“敏宸妃娘娘萬安。”
語畢,她沒盼着能得什麼好臉。
因這位敏宸妃雖位在從一品的高位上,卻生性善妒,宮人間素有傳聞。加之又與太後、諄太妃沾親帶故,為人也傲氣些,想是不會将她這樣出身的小嫔妃放在眼裡。
果不其然,敏宸妃瞟開眼睛,看都沒看她一眼,淡淡地“嗯”了一聲。
皇後又說左側的兩位:“這是清妃、恭妃。”
衛湘不由呼吸一凝,轉身施禮:“清妃娘娘萬安,恭妃娘娘萬安。”
她一邊福下身去,一邊不動聲色地打量這位在宮中故事極多的清妃。
比起姿容秾麗的敏宸妃,清妃論樣貌實在算不得出挑,最多隻稱得上清秀,倒很合她的封号。且她又是寵辱不驚的恬淡性子,這個清字放在她身上更是合宜。
清妃與恭妃受了衛湘的禮,恭妃隻點了點頭,清妃笑道:“衛淑女禮數很周全,無怪陛下喜歡,與本宮說起時贊不絕口。”
衛湘垂眸,再度福身:“謝娘娘誇贊,臣妾愧不敢當。”
清妃一哂:“淑女日後當盡心侍奉陛下,方不負聖恩。”
衛湘心裡微滞,面上沒有顯露什麼,應了聲“諾,臣妾謹記”。
清妃又言:“本宮備了見面禮給你。”
語畢她睇了眼身邊的掌事宮女,宮女會意,即刻從後頭的小桌上捧來一方木匣,奉與衛湘。
瓊芳上前代衛湘接了,清妃複又道:“隻是些尋常首飾,淑女自己用也好、賞人也罷,莫要嫌棄。”
“娘娘哪裡的話。”衛湘笑道,語畢又福身道,“臣妾謝娘娘賞。”
皇後始終一語不發地微笑着,眉眼間俱是對六宮和睦相處的欣慰。待衛湘謝完了恩,她才再度啟唇:“宮中姐妹衆多,今兒便是一一說了,淑女隻怕也記不住,日後相處一陣便都熟了。”說着目光掃過衆人,口吻裡多了兩分嚴厲:“新來的妹妹你們都見着了,日後當好生相處才是。若有誰非要打些不該打的算盤,就莫怪本宮擺出六宮之主的身份整肅宮規了。”
滿殿嫔妃聞言都忙離席跪地,衛湘亦跪下去,與衆人齊應:“諾,臣妾謹記娘娘教誨。”
皇後不欲再多說什麼,便命衆人散了。衆人皆守着禮數垂首往殿外退,退出這方正殿,衛湘就覺萬千目光又朝她聚過來,但不及有人說話,便見一女官跟了出來,笑吟吟地一福:“諸位娘娘、娘子慢走。”又朝衛湘道,“恭賀淑女娘子晉封。皇後娘娘為娘子備了些賞,請娘子随奴婢來吧。”
衛湘已從瓊芳口中知曉長秋宮的掌事女官名喚儀景,方才見這位始終侍立皇後身側,便猜她就是。因而不由多了幾分謹慎,盡力顯得禮數周全。
儀景帶她出了外殿,沿回廊西行至廂房,道:“請娘子稍坐。”
衛湘依言落座,儀景端了茶來,卻是等了小半刻的工夫賞賜才端進來。
這一下進來八名宦官,前頭四位各捧一托盤,盤中或是金銀、或是首飾;後頭四位分作兩人一組,各擡一隻木箱,一隻裝滿绫羅綢緞,一隻裡是些竹雕、漆器。
衛湘忙站起來,眉目之間誠惶誠恐:“臣妾才剛得封,怎承得住這樣厚的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