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
浩玉芬擡頭一看,聯想到剛剛去健身房時看到的情況,立刻意識到浩鴻濤已經聽到了全部經過,她臉色不悅地盯着浩鴻濤看了一陣子,才開口說道:
“這麼大人了,還幹偷聽牆角的事情,過來坐吧。”
浩鴻濤依言坐了下來,看着一臉頭痛的浩玉芬,開口說道:
“媽,我今天跟他聊了一下,他是真的喜歡遊泳,喜歡這項運動,你就不能讓他試一試?”
浩玉芬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盯着浩鴻濤看了幾秒鐘反問:
“你什麼時候跟他聊的?”
聽到這句話,浩鴻濤意識到浩玉芬可能忘記了什麼,開口提醒說:
“我跟他現在住一個宿舍裡。”
浩玉芬這才想起來當初她圖方便,就把浩鴻濤的宿舍直接給了池洄洲的事。她歎了口氣,說道:
“你先忍忍,過兩天我就把他調出去。”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浩鴻濤卻一口回絕了這個提議。
“不必了。媽,我覺得,他身上有股勁兒,讓我有些觸動。可能這就是我突破目前瓶頸的契機。”
浩玉芬點了點頭,她明白浩鴻濤說的是什麼,那是一種發自内心的,純粹的對遊泳項目的熱愛跟拼勁。
雖然一個不熱愛遊泳的運動員,最後肯定沒法成為一個優秀的遊泳運動員。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這種熱愛會往往會與其它許多東西混雜起來,比如教練和自身前途的壓力,又比如獲得冠軍的名利,從而慢慢地變質。
而池洄洲身上那種發自内心的拼勁就更難得。讓一個運動員失去前進動力的因素可太多了:瓶頸遲遲無法突破、外界環境的誘惑、從小訓練帶來的一身病痛……真要說起來十個手指頭也數不完。
不過,這裡面常見的因素之一,就是那種頂尖運動員帶來的壓迫感,浩玉芬曾經就是這種情況的受害者。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浩玉芬還是一名優秀的蛙泳運動員的時候,她在國内的高水平比賽中是決賽前三的常客,也能時不時的去國際上遊個幾場。她對自己的天賦頗為滿意,常常想着能不能有一次突然爆發的機會,讓她品嘗一下奧運會、世錦賽決賽場上的水面。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在她23歲那年,一個劃時代的新星橫空出世——莊蝶——一個僅僅18歲就橫掃了國内所有距離蛙泳比賽冠軍的天才。
浩玉芬現在還能回想起第一次碰到莊蝶的比賽,那是1996年,奧運會資格賽兼華國的夏季遊泳錦标賽上,當時的蛙泳還有15米線出水的規則,當她第一次從水中擡起頭時,卻看到前方有另外一個人出現在她的視野裡,比她足足多了1米的距離。
【是誰?這麼快!】
浩玉芬還記得當時她拼命地加快了速度往前遊去,到最後,她甚至都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到達了終點,隻記得她悶到要爆炸的胸部,還有累到幾乎無法擡起的手腳。
100米蛙泳,她遊了1:12.39,比她當時的個人PB提高了整整0.5秒。
可是,莊蝶卻遊出了1:09.37 ,一個比她足足快了3秒的時間,而且,看着莊蝶一臉輕松的樣子,浩玉芬心裡明白,這絕不是莊蝶的極限。
她也努力的試過繼續訓練,甚至嘗試一些國外引進的新理論、新方法,可是每次比賽時,她跟莊蝶的差距卻越來越大,到最後,她的心态終于徹底的崩潰了,成績越來越差,甚至開始恐懼起遊泳來。因為她知道,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莊蝶,而世界上,還有一些比莊蝶天賦更好的運動員。
【那麼,自己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呢?】
最後,浩玉芬隻能選擇早早退役,不過對遊泳的熱愛還是讓她選擇了遊泳教練這個行業,并一直堅持了下來。
想到這裡,浩玉芬猛地從回憶中驚醒過來,看着坐在她對面的浩鴻濤認真的神色,她點了點頭,同意了浩鴻濤的提議。
【等到池洄洲的這股勁散了再說把。】浩玉芬心裡想着浩鴻濤成績的事情,說出來的話卻又引回了池洄洲的身上。
“我也想過讓他這樣練着,然後直接去比賽。可是你也知道,這樣一來,他絕對是衆人眼裡的靶子,閑言碎語少不了,對他來說壓力會不會太大了?”
浩鴻濤閉着眼睛想了想,敲了敲桌子,然後睜開眼睛,說出了一句讓浩玉芬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話。
“那就想個辦法,讓别人都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