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不夠,按你的天賦一天就應該夠了,你是不是沒仔細看接力賽,前幾天你幹嘛去了?”
聽到這個問題,浩光的臉色沉了下來,語氣也變的嚴厲起來。
“玉芬帶你去看比賽,不是讓你去放松的,是讓你從中學到東西,這幾天你給我好好收收心!”
浩光剛想繼續說下去,就被站在一旁浩玉芬阻止了,她把浩光拉到一邊,兩人說了一分多鐘,又拿出手機看了幾眼,浩光的臉上突然顯現出憤怒的神色,忍不住破口大罵:
“秦慶生那個不是人的東西!”
又過了一段時間,浩光才忍下心中的怒氣,換了一副慈祥的臉色,走到了乖乖等待的池洄洲身邊:
“好孩子,你是個好孩子,我錯怪你了。行了,我給你講講吧。”
其實,對于遊泳接力賽來說,唯一稱得上是技術動作的,就是出發時的跳水出發動作,除了第一個出發的運動員,其它人都采用的是擺臂式跳發,而不是蹲踞式跳發。原因也很簡單,隻有擺臂式跳發可以讓運動員時刻看向泳池,提前準備。
然而,擺臂式跳發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跳發技術,除了某些有特殊癖好的人,它是遊泳愛好者學習跳發的首選動作。雖然池洄洲需要掌握的熟練程度,與一般的遊泳愛好者肯定不一樣,但是也不會占用他太多的時間。
而遊泳接力賽中影響成績的因素,除了選手個人的泳速,就是隊友之間的默契程度。接力隊員需要在隊友觸池之後才能離台,否則就會被判犯規取消成績。但是這種默契訓練必須要等到确定了接力賽的成員以後才能開始,而不是他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
當然了,混合泳接力的情況有些特殊,它是以嚴格限制順序的仰、蛙、蝶、自這四個泳姿各遊100米的接力比賽。這種情況下,池洄洲這種多面手,具體遊哪種泳姿,其實是一個令人有些頭痛的問題。然而,這是國家隊的教練需要考慮的東西,跟目前的訓練也沒什麼關系。
因此,浩光他們三個教練商量之後,打算先在隊内選拔一些隊員,組一個4*100米的混合泳接力隊伍,參加4月底的遊泳冠軍賽,目的僅僅是讓池洄洲提前感受接力的氛圍,免得到國家隊後還得從基礎教起,順便考察一下池洄洲的體能儲備是否充足,能夠兼任單人跟接力項目。
說完了這些,浩光又拿出他制定好的訓練計劃,遞給了池洄洲。
“看看吧,有什麼問題就說出來。”
池洄洲接過計劃書,開始仔細地研究。與之前浩玉芬所作的計劃相比,浩光的訓練計劃中,對于訓練項目的時間和組數要求更細,全都是以秒為單位進行計算。
不過,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雖然他的訓練項目更多,要求也更高,但是訓練時間卻縮短了不少,周日下午的訓練也被全部取消,每天中午跟晚上還有一個名字奇怪的15分鐘訓練項目——“套圈放松遊”。
看完了計劃書,池洄洲擡起頭,對着浩光問到:
“浩教練,訓練項目上我都沒有問題,就是有些疑惑,您縮短了我訓練的時長,真的能夠起到體能鍛煉的效果麼?”
浩光點了點頭:“好問題。你現在看到的計劃,其訓練目的有些不太一樣,是從另外一個方面擴展你的體能。簡單來說,如果把你身體看成一座水庫,體能當作水庫裡能儲存的水量,那麼過去的做法,就類似于對水庫清淤,把你身體中存在的體能潛力挖掘出來。”
“但這種方法存在極限,人的體能上限不經過鍛煉就無法增長。所以我們現在的訓練目标,就相當于對水庫進行擴容,來增加你體能的上限。當然了,到一定程度以後,你就需要進一步地挖掘新的容量帶來的潛力,同時,訓練計劃也會随之調整。還有沒有其它問題?”
池洄洲想了想,還是沒忍住自己的好奇心,指着計劃書中每天都有的那個項目問到:
“我對這個套圈放松遊有點不太清楚,它是什麼東西?”
“就是讓你套上遊泳圈随便遊,想怎麼遊就怎麼遊,速度保持在你最大速度的50%就好。”
聽到這個回答,池洄洲腳下一個踉跄,差點跌進泳池裡,然而他很快地穩住了身體,繼續追問:
“浩教練,這個有什麼用?”
“就是讓你放松的,這是主動恢複的一種方式,相較于被動恢複而言效果更好,當然了,你的飲食跟睡眠也是很重要的,乖乖吃飯,不準熬夜,每天必須睡夠8個小時。還有其它問題沒有,沒有的話直接去訓練。”
池洄洲搖了搖頭,就在助理教練的帶領下走到一旁,開始他今天的訓練項目。
而在另外一邊的小房間裡,浩鴻濤看着眼前的一大堆資料,一陣頭秃,似乎又有了回到考試之前的感覺,他身旁的關震看着雙眼遊移的浩鴻濤,心裡暗暗好笑。
“趕緊看,看完了我們就開始講課。”
與大部分教練不同,關震并不是從優秀運動員退役後選拔上來,而是體育大學教師出身,發表的許多論文經過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之後,才考了教練證,成為帶運動員的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