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回的聲音如淩星記憶裡一般冷,嘴角繃着,也沒什麼表情情緒,瞧着有些淡漠不近人情。
淩星看了一眼就收回視線,他頭仰的難受。
“要商量什麼事啊?”
徐有芳給淩星端了凳子叫他坐下。
沈呈山也看向淩星,示意他說。
要怎麼說,淩星早就琢磨好了。原身原來的家境,給他留了可以操作的空間。
“爹,娘,是這樣的。我之前在家好看些雜書,琢磨些吃食。手裡有不少小食方子,想着拿着這些方子出去做買賣。”
淩星的話并沒有引起沈家人的懷疑。
相反,他們最能理解。
沈家之前也是富裕人家,書籍這種東西,都掌控在有錢或有權的人手中,輕易不外流通。
也正是因為如此,不論是前朝還是如今的禹朝,農門難出仕。
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積累,才能培養出一個舉人。後又需要更多的積累,才能有進士,真正的改換門庭。
因為書與知識,掌握在權力者手中。
淩星看的那些能研究出吃食的雜書,想來也是淩家的藏書,是淩家的私産。
對于淩星手裡有技藝,想做買賣這事,在場的三人都心知肚明為什麼。
實在是家裡太窮,不出門賺錢飯都吃不上了。
說到這個,沈呈山就有些後悔。
他以前在家當少爺的時候,就愛收集玉石。偏他又不會打磨雕刻,純欣賞。另一項擅長的,就是養鳥。
但凡他會養馬,家裡也不能這樣窮了。
不像他夫人,會繡活能攬活。二兒子識字會武術,能寫信讀信,還能上山打獵。
他倒是也識字,可家裡農活總要有人幹,寫信讀信的家裡一人去就夠了。
徐有芳也高興淩星能說出自己的想法,有商有量的才是家人嘛。
她點頭道:“行,這些日子家裡出去多砍點柴火。娘提早去縣裡走一趟,把繡活接了。等攢下些銀錢,就給你拿做買賣。”
淩星對于徐有芳的回答有些吃驚,他都沒有說問沈家人借錢,竟都替他想好了。
前世隻跟着爺爺相依為命的淩星此時心裡有些酸脹,他嘴角翹着,心情很好。
“不用的娘,我這方子多,準備賣一兩個方子攢下本金。”
有主意是好事,不過沈呈山卻搖了搖頭。
“星哥兒,此事做不得。”
淩星有些奇怪,等着沈呈山後面的話。
“主動賣方子,賣給哪家都會得罪其他家。買你方子的,不見得會幫着你應對其他家的刁難。”
淩星一想也覺得有理,在商言商,一手交錢一手交方子,誰還管你後面會不會因此被人針對啊。
“那我每家都賣呢?”淩星提出解決辦法。
此話一出,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淩星的身上。
徐有芳哎呦一聲,“星哥兒哦,方子賣第一家的時候,那家就不會允許你再賣第二家了。你真要賣,那直接就得罪了第一家啊。柿子挑軟的捏,其他家知道方子是你的,自然隻找你來要,哪會管你的死活啊。”
淩星有一瞬的失神,他把這當法治社會了。
可不賣方子,要等沈家人攢錢,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做生意,吃上飽飯啊。
淩星之前根據物價心裡估摸算過了,生意做起來五百文以内能解決。
前面定做泥爐和買炭火花的會多些,但這兩樣用的也長。
“要多少銀錢?”
沈回突然出聲問道。
淩星也沒多想,按着心裡的價位下意識回,“五百文左右吧。”
“錢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淩星正發愁着呢,聽到冷冽低沉的聲音對他允諾,促使他擡頭看向沈回。
這聲音給淩星帶來了希望,驅散他的愁緒,叫他怔愣又有些欣喜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