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芳要去鄰村請大夫來再給淩星看看,叫淩星拒絕了。
一百文不少了,尤其是對這個家庭來說。買些麥麸少點的面粉弄了家裡吃也好啊。
他的身體他清楚,壓根就沒病。
淩星的态度堅決,又當着徐有芳的面蹦跳了幾下,力證自己沒事。
徐有芳拗不過淩星,隻能作罷。
有了錢萬事好說。
淩星沒耽誤時間,趁着黃昏時吃晚飯大家都在,說了做生意要用的東西。
農家非農忙的時候一日兩頓,早晚吃。
農忙的時候就是一日三頓,中午有一頓幹的。
沈家因為要上山撿柴,又要背着去鎮上賣,體力耗費頗多,這幾日也一日三頓的吃。
不過頓頓都是面糊,豆飯來回換,也沒點幹的稠的,吃進肚子裡,就是個安慰,飽不了肚子。
一家子一邊喝稀面糊,一邊聽淩星的計劃。
首先要定做個泥爐,還有蒸籠。
沈呈山道:“星哥兒說的蒸籠可是木頭做的?若是的話叫二郎幫你做,他有些手藝。”
淩星看向對面的沈回,隻見對方微微颔首,聲音冷硬,“樣式畫給我。”
說完又問,“會畫嗎?”
淩星點頭,“會的,吃完就給你畫。”
沈回道:“不急,明日做之前畫也行。”
蒸籠家裡自己做的的話,又能省下一筆錢。
泥爐沒辦法,這個要去陶坊那邊燒。
淩星要的和小藥爐樣式差不多,家裡之前因沈還吃藥,就定了小藥爐。
冬日裡的時候,誰給沈還煮藥,都會蹲在藥爐前暖手。
不過那爐子太小了,燒水煮藥可以,蒸饅頭包子不行。
知道淩星對泥爐的要求後,沈呈山記下了。
“明日去賣柴火的時候正好走一趟陶坊。”
沈家其他人也都沒意見,聽沈呈山拍闆。
這份信任和包容,倒是叫淩星有些難以置信。沈家人都還沒嘗過他做的東西,隻聽他說,就幫着他張羅籌辦。
他知道有因為他如今身份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認,沈家人對他是真的很好。
沈家二老不知道淩星的想法,在他們看來,淩星不僅是沈還托他們照顧,也因淩星是沖喜到他家,結果頭婚三天,就叫人年紀輕輕的守了寡。
他們心裡是想着補償的。
既然淩星想張羅做買賣,那就幫着做。成的話很好,不成的話也不留遺憾。
“爹娘,村子裡哪家有好面粉啊?我想拿銅錢去買點,回來做點包子饅頭給大家嘗嘗看。”
淩星的提議得到了沈來強烈響應,他不知道啥包子饅頭,他知道好面粉。
聽到面粉,他眼睛都亮了兩簇小火苗。
沈來坐不住揮着手吸引淩星注意,“村長家肯定有!大哥夫你要多少?我幫你去換!”
聽淩星說要試做嘗嘗,沈家其他人也很是意動。
畢竟是要花不少錢去籌辦的買賣,要是真的味道不行,前頭還能看看可不可以想辦法弄的好吃一點。
賣吃食,新奇雖然能吸引人,但更重要的還是味道好。
去村長家買面粉的事就交給了沈來,淩星給他數了銅闆後,就迫不及待的跑走了。
沈家距離村子也就一裡路,跑過去沒多會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