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一切已就緒,可以開始加固封印。”
聞聲,宋一珣從急促的獄鈴音中回過神。
“嗯,開始吧。”
他回眸,對邊上身著黑色中山裝、年逾花甲的靈彴微微颔首,淡淡道。
清冽聲線中帶着沉穩。
靈彴得令,轉身嚴肅喝道:“布陣!”
令下,數十個統一黑制服的男子各自對應着過人高的石塔依次排開,迅速将中間聳立的樓閣包圍,旋即一齊甩出畫有咒文的黃符,黃符頃刻連成一圈,籠罩在樓閣頂端。
緊接着,靈彴将手中符紙朝那一圈黃符甩去,低吟:
“封壓邪靈、庇佑鎖安,鎖靈鎮邪、永葆太平”
黃符相觸霎那,即刻無火自焚,首尾相連的符紙宛若條火龍盤旋在樓閣頂。
靈彴恭敬地向宋一珣奉上以朱砂繪制的黃符,面上平靜如水,但心中卻泛起隐隐擔憂。
宋一珣捕捉到素來從容的靈彴眼底閃過憂慮,愣怔須臾,旋即鄭重點頭接過符紙,堅毅轉身朝塔林中央的樓閣而去。
據宋氏典籍記載,樓閣名為鎖靈獄,由東海江氏一族族長江知序命人仿制江氏的散靈塔,并輔以八卦陣法建造而成,裡面鎮壓的乃是在千年前的那場三界浩劫中公然倒戈、為衆神作内應、背叛江氏一族的上古妖邪——委蛇。
宋氏作為當時鎖安州最強除妖師一族,順理成章接下看守鎖靈獄的殊榮,然而不過百年,凡在任的族長卻無人活過四十歲,宋氏自此開始式微。雖也曾采取緊急補救措施,明令族長隻有曆經授靈儀式才方可去加固封印,可還是沒能阻止宋氏走向衰落。
幾天前,沉寂多年的鎖靈獄獄鈴突然示警,事出倉促,靈彴夜觀天象,發覺有異,于是令人聯系遠在清州城上學的宋一珣,讓其乘飛機火速趕回鎖安州,破例進行加固封印。
靈彴望着這位年僅二十的年輕族長背影,心緒瞬間複雜起來。
天際火燒雲翻湧着,如殘血蔓延開。
宋一珣愈靠近鎖靈獄,天色愈加暗,周圍濃霧環繞,樓閣上方燃燒的符紙已瞧不見蹤影,獄鈴聲響也比在石塔林外圍聽到的更為尖銳。
授靈儀式雖尚未進行,可在襁褓中被遴選成族長的那刻,宋一珣就責無旁貸。因此雖是首次踏入石塔林,他心中卻無半分懼意。
如今委蛇發出異動,縱使今日百死一生,他亦不退縮半步,勢要将封印加固,把委蛇妄想逃出鎖靈獄的苗頭扼殺。
走至樓閣前,宋一珣擡手甩出幾張符紙,符紙立即燃起,自下而上最終停在樓閣頂,他這才看清鎖靈獄的模樣,昔日從師父宋清遠口中聽來的講述與此刻景象重疊。
樓閣共三層,建于重台之上,石台基呈四方形,閣身呈原形,每一層四角都挂有獄鈴,當封印之物有異動,便會鈴響示警,正中央最頂層牌匾上赤紅的“鎖靈獄”三個大字很是醒目。
然而,他還未動作,獄鈴陡然狂響,聲音尖銳刺耳,仿佛道道催命音,周遭濃霧彌漫,可見度急劇下降。
見狀,宋一珣眼眸半垂,面色凝重,右手食指與中指夾着張黃符,左手極速淩空畫除祟咒。
除祟咒屬于除妖咒語中常見的一種,其威力取決于淩空畫咒者修為的高低,能淩空畫咒的人不多,而宋一珣便是其中之一。
金色光芒跟随宋一珣指尖而動,須臾,一道完整除祟咒便浮現面前。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甩出黃符,符紙穿過除祟咒的霎那,咒語遽然躍于符紙之上,穩穩定在樓閣的正中央。
樓閣四周的獄鈴像受飓風催動,劇烈抖動發出接連不斷的巨響。
宋一珣知道,這是委蛇在作困獸之鬥,不敢有絲毫疏忽,他當即擡手淩空畫鎮邪咒。鎮邪咒由亦江知序為封印委蛇而特創,宋一珣自小修習鎮邪咒,符箓的每一筆走勢都已刻在腦海,經他之手的符箓似有生氣那般直直注入樓閣匾額。
匾額上赤紅的字倏地化為顔色極鮮紅的咒文鍊條,從樓閣頂端交叉而下,快而狠鑽進土中。
随着鍊條的不斷收緊,樓閣周身的黑霧不見減,反倒像被刺激般,愈漸變濃。
宋一珣眸光一沉,呼吸一滞,來不及細想,屏息凝神繼續畫鎮邪咒。
曆代族長都能加固鎖靈獄的封印,他堅信自己亦能做到。
必須做到!
俄頃,宋一珣薄唇緊抿,額頭浸滿細密汗珠。
鍊條每收緊一分,鎖靈獄内的暴動就愈甚,有那麼一瞬,他心中疑窦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