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歲知道自己這樣做很煞風景,她故意的。
一般來說,陳歲不太跟人AA制,或者說幾乎不。通常她的做法是,今天你請我一頓,改天我回請你一頓。
但這樣禮尚往來,就會沒完沒了。陳歲不想讓徐放産生不必要的想象。
如果徐放不能接受,那就沒有下一次。這是陳歲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舉動。
所以,盡管這個舉動導緻徐放心情很不愉快,陳歲也完全不打算多解釋一句。
隔天一早,陳歲無視徐放哀怨的目光,徑直穿過辦公區域,走進自己的辦公室。
今天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準備接待數字集團的來訪,争取達成海洋領域業務合作意向。
陳歲打開電腦,系統彈出待辦事項提示,是她昨天下班的時候設置的,提醒她一早就要跟進2萬台設備的交期事宜。
陳歲立刻打電話給陳栓,詢問:“2萬台設備的交期,有下文嗎?”
陳栓想了一下:“2萬台?”
陳歲:“供給數字集團的。”
陳栓不徐不疾:“哦哦。看我,哎!忙得團團轉了!”
“……”陳歲:“這批設備很重要,要麻煩你幫忙加緊協調下。”
陳栓:“陳總客氣了,我應該做的。昨天協調到後面,他們也沒回複我了,我再跟進一下,有消息了就給你回話。”
陳歲很急,但也沒辦法,隻能對陳栓說:“辛苦你,多費心。”
陳栓:“等我消息哈。”
挂了電話,陳歲再次确認肖衡發給她的信息,上面是數字集團此次行程的簡述——
時間:24日-26日
人員:張總、白總等共5人
主要目的:探讨海洋領域業務合作
既然目的明确,帶來的另外3個人一定都是有作用的。
陳歲猜測,大概率是技術和商務人員。
帶上了具體的技術和商務,商談的内容就已經突破戰略層面,往可行性方面去落了。
甲方的誠意這麼足,乙方的誠意得更足才行。
陳歲撥了個電話給斯曼:“幫我喊一下徐放,你們兩一塊進來。”
不一會兒,兩個人就坐在了陳歲面前。
陳歲:“之後三天得辛苦你們。數字集團的張總帶了四個人傍晚到,上次他們就對海上通信設備很感興趣。”陳歲看了眼上次和張總相談甚歡的徐放,繼續說:“這次他們想來和我們深入探讨,我想一鼓作氣,在這三天裡,至少簽下一份戰略合作協議。”
陳歲的指令很清晰,徐放和斯曼立刻了然自己的任務。
徐放負責技術對接,斯曼負責全面配合支撐,疏通指向目标的各環節流程。
内部安排完,陳歲剛剛起身,辦公室門就被敲響,進來的人是肖衡。
看到肖衡,或者說未來三天的戰友,陳歲笑了起來,眉目舒展:“我正準備去找你。”
肖衡向徐放和斯曼點了下頭,視線看回陳歲:“在聊數字集團的項目?”
“對。”陳歲站在一身西裝革履的肖衡面前,兩個人不論從年齡、身高、外形到氣質,還真有些登對,“我在想,對方來了5個人,我們的接待至少也要有同等人數。”
“我就是想來請教下你的想法。”肖衡分寸感十足:“晚上斯曼和徐放也一起去,是嗎?”
陳歲點點頭:“我是這麼打算的。”
肖衡:“那我那邊安排荔香一起,你的意見呢?”
陳歲的臉上顯而易見的滿意:“我找你就是想向你提議,帶上荔香一起。”
兩個人臉上同時流露出因為一拍即合而對彼此産生的好感。
與此同時,感受到一股來自斜後方的神秘力量,陳歲下意識回頭看了眼,就看到徐放一瞬不瞬盯在她和肖衡身上的目光。
并且,這道目光并沒有一絲一毫因為被陳歲攫住了,而移開的打算,因此,陳歲頓了一下,開口問徐放:“有什麼問題嗎?”
徐放落在肖衡和陳歲身上的目光還是灼熱的,表情裡帶着一股陳歲摸不着頭腦的觀摩感:“沒什麼問題”
陳歲:“……”
徐放補充說明:“我隻是在學習。”
陳歲:“……行。”
肖衡離開的時候,陳歲看着他的背影,腦子裡全是2萬台設備交期可能延誤的事。按理來說,這件事肖衡有知情權,甚至陳歲應該第一時間和肖衡同步,但公司對兩個人的考核指标不同,注定了兩個人的立場不同,處理狀況的方向也會完全不同。
對肖衡來說,回款和客戶關系在他的考核指标中占大頭,他很有可能會選擇保守的做法,先确保已有訂單,然後再做打算。
但對陳歲來說,推廣新産品,提高新品市場占有率,更多地拿到新簽合同,是她的目标。
在說與不說之間,陳歲最後選擇賭一把,先不打草驚蛇,盡管這麼做,真出了什麼問題,陳歲得擔大責。
……
傍晚,在陳歲即将出發的時候,陳栓走進陳歲的辦公室,把好消息帶給了她:“搞定了,2萬台設備可以如期交付。”
毫不誇張地說,自從陳歲知道交期可能延誤,并且做出先把這麼大的事情瞞下來的決定後,顱内那層皮就一直承受着高壓。此時此刻,陳歲松了一口大氣,她終于不用帶着一顆惴惴不安的心去見數字集團的人了,她可以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用百分之百的狀态,全力以赴進攻海洋業務了。
“謝謝!”陳歲發自内心對陳栓說:“你幫了我一個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