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趙淩釣回來的魚,就讓他們大開眼界,這次的魚更大,肯定更好吃。
小孩子也能吃一點沒有小骨頭的魚腹肉。
孟三哥他們收拾完魚回來的時候,趙淩和顧朻已經回來了。
顧朻手上提着一籃子雞蛋,趙淩口袋裡塞了滿口袋花生。
“這麼大一條魚,今天全都做了?”
“做了!”别說是窦榮了,顧朻都餓急眼了。
孟家人看着這三個到現在都不知道來曆的小少爺,頓時照做,閉着眼睛狠狠心挖了一大勺豬油,把切塊的魚放進去煎得兩面金黃,再加了水煮開。
鍋蓋一掀,魚湯奶白。
别說是小孩兒,大人都看着咽口水,哪怕他們前兩天才吃過。
不,就是因為前兩天吃過,知道魚湯的味道有多好,才更加饞人。
豆腐切塊放進去一起滾,撒上蒜葉,盛了滿滿三盆。
清理幹淨的魚雜也不浪費,同樣是生姜、蒜的炒了一大盤。
趙淩不客氣,上桌前先劃拉走一半。
這一半,都不知道夠不夠豆豆和朻朻吃飽。
孟家人一點都不覺得他拿得多,反而覺得他拿得少,往他們的小桌上又分了小一半過去。
魚,趙淩釣的。
豬油和鹽,趙淩他們買的。
豆腐,趙淩教的。
他們就是出了點人工和柴火,能值什麼?
沒放酒,有些腥。
不過,沒人嫌棄。
一個個吃得頭也不擡。
窦榮到了孟家村之後,頭一回敞開了吃飯。
吃飽喝足,三個人躺在小隔間裡,撐得睡不着。
顧朻率先說道:“今後我那些弟弟妹妹,誰不愛吃飯,就讓孟大哥他們養上十天半個月。”
窦榮立刻開啟攀比模式:“還是水靈乖,吃飯不挑嘴。”
前幾天窦榮餓的話都少了,顧朻一聽他這話就笑:“水靈吃飯不挑嘴?你問問水靈,他挑不挑嘴?”挑的宮裡頭的禦膳房都開始……嗯,卷起來了,還不挑嘴?
當然,趙淩不會像他的弟弟妹妹那樣,見到不好吃的就摔筷子不吃飯,或者隻吃點心什麼的,但他放在吃上面的心思,絕對比放在讀書上面要多得多。
想到到現在還不會寫頌詞的小伴讀,太子殿下都憂心這位未來的戶部大員的前程,“水靈,你但凡把心思多放一些在讀書上面?”
趙淩把腳一擡,放到當着自己的面說自己壞話的太子殿下腿上:“那不能夠。”吃飯皇帝大,“吃飽了才有力氣讀書。”
顧朻感覺自己腿上跟壓了一塊石頭似的,總覺得小伴讀的話得翻譯一下:吃飽了才有力氣為非作歹。
嗯,應該是他想多了。
小伴讀就是天真爛漫一點,沒那麼多壞心眼。
剩下一條大魚,每頓飯都切一段放飯上蒸。
接觸到鹹魚的那一塊飯,都格外有滋味。
等到不怎麼鹹的鹹魚吃完,格外漫長的十天終于結束。
“貨郎”過來把三個人接走,給孟家留下一筆錢,作為照顧三個孩子的費用。
顧朻急着孟大哥買驢子的夢想,不太清楚大牲口的價錢,坐在闆車上問護衛:“兩貫錢,夠買一頭驢子了嗎?”
護衛笑道:“不夠。一頭驢子得五千錢。”頓了頓說道,“他們要是買小駒子,倒是可以便宜一些。”
驢子也分種類,市面上常見的一種黑色的小毛驢,一種高個兒的大青驢子。
大青驢子的價格不低。
像趙淩家那種品相的大青驢子,價格能比得上普通馬。
三個人坐在闆車上若有所思。
顧朻倒是還記得自己另外幾個伴讀,問:“季松他們幾個呢?”
護衛說道:“屬下不知,他們在另外的村子,離得遠。”
顧朻不再問,驢車走了一個多時辰,才換了馬車。
馬匹的速度快,還換了平整的大道,感覺沒一會兒就進了城門。
顧朻還能撐着,窦榮和趙淩早就挨在一起睡得橫七豎八。
門口的衛兵檢查的時候,就看到顧朻可憐兮兮地夾縫生存。
他不知道他們的身份,馬車也普通,隻以為是誰家的小兄弟幾個,也不知道去哪裡玩了,髒兮兮的,見裡面沒什麼可疑的,就快速放行。
馬車進了城門沒走多遠,就見趙家那頭油光水滑的大青驢子。
護衛停下車,把趙淩從車上抱下來,交給孩子他爹。
趙骅往後退了一步,抱不動:“勞駕幫個忙,把孩子放車裡。”說着,給護衛塞了個小荷包。
護衛:“……”幹脆直接把孩子抱到車裡,和趙骅抱拳道别,伸手把小荷包塞懷裡,輕輕捏了捏,裡頭應該是金銀裸子。
本來他覺得富貴人家打賞這些很正常,但想想三個孩子這十天來,在村裡頭賺一枚銅闆都不容易。
得虧趙四郎會釣魚。
下次休沐了,再找趙四郎一起去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