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秋歸彩鸾 > 第22章 第二十二回

第22章 第二十二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父皇哪有?”穆陽枕着他的膝,輕聲道:“父皇信重,隻是二哥哥畢竟不是父皇。父皇是馬上天子,縱橫捭阖,哪裡是二哥哥能比得上的?自古以來,又有幾個儲君,是二哥哥這般穩當?”

“成韫,你說朕是不是錯了?”皇帝仍未将自己從懊惱中擺脫出來,語帶微顫,道:“朕拖累了阿清,害她那般年歲,困在宮中。她從不提,但我曉得,她是不喜歡這裡的。”

王皇後啊……

穆陽心中酸痛,王皇後讓她總以為是那般溫婉的人。然而長大一些,她卻從王遐口中得知,王皇後在閨中的時候,比她的弟弟還要飛揚跋扈。這九闾宮,是在廢棄的大明宮上修築的。齊國隻得三代帝王,宮殿從簡,隻是古樸大氣。

但要困住一個女子,足夠了。

“朕……不該。”皇帝痛苦不堪,往事已在他的腦海中過了一整宿。

他的生母早亡,長大雖不苛刻,卻也算吃了點苦頭。待十六歲上馬打仗,縱橫四野,好不快活。待得娶妻,竟是志趣相投,每日都有聊不完的話,都有看不完的書卷。那些年她常着了男裝與皇帝一起出遠門,走過戰場目睹戰後的民生凋零。夫妻想得簡單,早日一統,早日由朝廷安民。那些年流水一般,便以為一聲都會如此。

然而京都的一場變故,趙越、趙興明死得不明不白,太宗将他宣召入宮,越過了三子楚王趙興祖,立為東宮儲君。皇帝面對儲位,被蒙住了心智,待想來後悔,已成定局。太宗皇帝年邁,一夜葬雙子,更讓他體衰。是以對皇帝更為嚴苛,幾乎在用最短的時間教他帝王心術、駕馭群臣。而彼時他的發妻,她的摯愛,也不得不一點點收斂性子,循規蹈矩,從東宮太子妃,困成了溫婉、恭孝,母儀天下的皇後。

皇帝不得已按着太宗皇帝的意思,娶了側妃武卿辭。為了平衡,又納了裴欽、納了夷女。親眼目睹太宗在駕崩前下了冷酷無情的口谕,要後宮皇後、吳王生母淑妃殉葬,以杜絕外戚幹政。

戰場上的快馬金刀,困不住坐在朝堂的天子。少年結發的妻子在人後郁郁寡歡,卻叫天子也束手無策。

“成韫,阿清所願,天下同一,女子亦要有出路。”皇帝低着頭,帶着審視,瞧着幺女,道:“弘康二載的女科,考校出來的女子都是棟梁,朕卻不得不将她們藏起來。後來阿清走了,朕也學會了韬光養晦。這些年、十幾年了,朕不再提及女科,但朕知道朝中仍舊警惕着。朕想朝堂再穩固些,太子再站穩些,用雷霆手段,壓下辦理。但朕卻忽視了,若将所有的事,都放在成嗣一人肩頭,他會垮的。”

“你是女子,是朕的穆陽公主,也在阿清身邊長了四年。你寫的女科條呈,朕細細看過三遍,雖顯稚嫩,但你很有想法。你有沒有興趣,把這件事,一步步辦成?”皇帝看似在問,眼神卻透過穆陽,不知看到了什麼。

“父皇需要女兒,女兒為了父皇,什麼都願意做。”穆陽沒猶豫什麼,回答之際,隻有一片赤誠,并沒考慮過身陷此中,會帶給她多大的麻煩。

“除了婚事?”皇帝老懷大慰,松了心神,竟然開了句玩笑。

“父皇!”穆陽站起身,道:“父皇都傳了口谕!這件事,你不能反悔。”

小女兒着了急帶着嬌憨請求,氣氛逐漸輕松,柏簡在外觑着,見機傳膳。

兩人挪至側殿,面對着坐在火炕上,一起吃着清淡的早餐。穆陽不時為皇帝布菜,父女倆都是細嚼慢咽的,然而時間拉長,也吃了許多下肚。

“成嗣的條呈,你也拿回去瞧着。此事要做,要細水長流,要等彙成大江大河,才能算成事。一開始,定是百般不順的。”皇帝叮囑着她,道:“你和成嗣都看到了太學,眼光都很長遠。莫忘了西北的西遐國安分,海運也順暢,雖是打着仗,國庫充盈着,莫因銀錢束縛了手腳。”

“是。”穆陽嚼着雞絲答應着,道:“父皇,這是叫兒臣将來,也立朝堂了麼?”

“朕曉得你所愛乃是金石碑帖,也曉得你想幫襯成嗣、幫襯爹爹。今後你若不肯了,誰也不能勉強了。”皇帝道:“朕叫你進宮的緣故,你現在可明白?”

“明白了。”穆陽道:“明着是怕女兒調皮搗蛋,耽誤了二哥哥養病;實則是跟女兒說些家常,再讓女兒暗中為二哥哥分擔,着手重開女科。”

“不錯。”皇帝見她聰慧,颔首道:“我大齊民風崇尚自然,但仍有些頑固的老頭子,對此事一萬個不答應,仿佛女人起來了,這世道就是末法時代。然他們在别處卻也有很大的用處,朕還動不得。”

“他們不就是怕麼?”穆陽不以為意,道:“郡主姐姐領兵出征的時候,京都中多少人如喪考批。如今誰又敢說什麼?理他們作甚!”

“不錯。”皇帝喝着粥,話也含糊:“隻要攢夠了人,怕他們作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