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複原的監控視頻,兩人匆匆告别了司澄,回來正趕上彙總線索和證據的案件會。
秦澈被省廳臨時調去處理緊急任務,會議由李恒主持。
通過11樓的樓層監控,警察們将殺害陳諾的兇手目标鎖定為進入1107房間的女醫生。
跟進大堂和電梯的監控也能看出,女醫生的反偵察能力很強,自從她走進酒店到離開的全程都沒有在監控中摘下口罩、明顯的擡頭動作,甚至步伐速度都趨于一緻。
“低調、沉穩,這不是沖動型罪犯的特征,兇手一定是預謀犯罪。”副隊長李恒分析道。
接下來,法醫、技術隊分别彙報了屍體情況與現場檢驗情況。
“根據屍斑、屍僵、胃内殘留物及其他因素綜合分析,死者的死亡時間可以鎖定在9月15日下午2點半内3點半這一個小時内。死亡原因是頸部大動脈被刺穿而導緻的失血過多。同時,我們還發現了死者被多次電擊的痕迹和四肢的捆綁痕迹。”
“兇手應該是先用電擊棒将死者擊暈,再利用繩索将其四肢綁住,最後進行施虐的。”
“屍體渾身共有15處銳器刺傷,除了眼睛和頸部緻命傷外,其餘都是深不過3-4厘米的傷口。根據傷口的特殊形狀,我們推測兇器是一個由螺旋金屬制成、有尖端的短仞工具。”
“這是個什麼兇器?”、“是螺絲刀嗎?”會議上的衆人議論紛紛,各有猜測。
“可以排除螺絲刀,兇器更像是一條盤旋的金屬蛇。”法醫劉景然否認了李恒的猜測。
盤旋的金屬蛇,還有尖端……這有點像……
“紅酒開瓶器的形狀?”
“這個倒是比較符合,不過在現場沒有找到類似的東西,也不能排除兇手是采用開瓶器類似形狀的兇器。”劉景然對江鶴說道。
随着法醫肯定的目光,大家這才留意到隊裡新來了一位年輕的女記錄員。
“現場留下的毛發、皮屑DNA比對結果隻與死者一人匹配,兇手作案後極其徹底地清理了現場證據。”技術隊的孫書言接着彙報道。
“我看她老婆林意作案的嫌疑很大,她是個真醫生,受過高等教育,性格穩重,而且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潔癖,她把自己的痕迹清理掉再簡單不過了。”
李恒說完,衆人都點了點頭。
“是這樣嗎?”江鶴蹙起了眉頭,“如果是一個經過醫療體系訓練的專業醫生,會形成如此随機的傷口位置嗎,會選擇如此費力且隻能造成表層傷口的兇器嗎?”
“阿鶴,你在想什麼?”阮鈴留意到了江鶴的若有所思。
“沒什麼。”李恒懷疑林意是極為合理的,畢竟監控中的兇手确實穿着白大褂,而她的猜測沒有證據支撐,現階段也沒必要提出來。
“現場最重要的物證是死者陳諾關機的手機,我們解鎖手機後發現三點重要線索。”孫書言将手機内容投到大屏幕上。
“第一,案發日9月15日中午12點01分,陳諾收到了一條網絡号碼發來的邀約信息,這種網絡IP無法找到發信人,信息内容為:”
【預告~我是鳳鳳姐準備的小驚喜,老規矩見哦~】
收到信息後一分鐘,陳諾回複:【好】”
“第二,我們調查了陳諾手機的使用情況,發現他每周四中午會固定跟一個備注為“鳳鳳”的女子通話,事發當天正是周四,陳諾在收到短信後給‘鳳鳳’打了三次電話,都沒有被接聽。”
“鳳鳳的号碼是實名注冊的,使用人叫方鳳鳳”,今年31歲,已婚無業,丈夫叫葛強,是一名酒吧老闆。‘鳳鳳’可能是她的昵稱。”
“第三,一個小時前,方鳳鳳給死者陳諾打了電話,請示過李隊後,我們接聽了電話,方鳳鳳打電話的目的是找陳諾要錢,她顯然還不知道陳諾已死的消息。
“除此之外,開機後陳諾手機再沒有接到其他人,包括她妻子林意的電話。”
“陳諾的号碼沒有設置通話轉移或者語音信箱,所以現在不能斷定在他關機後有沒有其他人的來電。”
李恒補充道,“已經傳喚了方鳳鳳,她正在來的路上。阮鈴,你們負責一下她的問話。”
“好的。”阮鈴點點頭接下了任務。
根據已有的信息,可以簡單地推理出與方鳳鳳的幽會習慣:
案發前的每周四中午,陳諾先給方鳳鳳打電話确認約會安排,确定方鳳鳳會來赴約後,他便借拜訪合作方的名義離開公司,前往附近的艾利頓酒店開房。
而他最後一次出軌,習以為常的路徑卻有一點走偏:
當天中午,陳諾先是收到了一條匿名短信,按時方鳳鳳叫來了第三個人作為給他的驚喜。陳諾收到短信後急色攻心,立刻回複了“好”。
過了一會,他又有點不确定,于是便給方鳳鳳打了三個電話。
方鳳鳳沒接,也許他是以為女方在故弄玄虛,又或者是色令智昏,總之,他還是在中午1點半到艾利頓酒店開房,還把房号同時發給了方鳳鳳和那個匿名号碼。
“死者妻子林意意外得知丈夫出軌後,設計将死者引到酒店殺害後逃跑的概率極高,關于林意的逮捕令已經下來了,我和老張各地帶隊,分别去林意家、林意父母家布控,一旦看到林意,立即實施抓捕!”
“技術隊重點排查林意這兩天的行蹤監控和出行記錄!小劉,你走訪陳諾夫婦的朋友,找找有沒有其他的仇家。”
“阮鈴,方鳳鳳這條線就交給你們了,可别讓推薦你的秦隊失望!”李恒向會議衆人下達着任務。
“是!”阮鈴和衆人堅定地接下任務。
警員們行動疾馳,如獵豹般奔向自己的崗位。阮鈴和江鶴也在審訊室與 “鳳鳳”面對面。
比起去抓捕林意,江鶴還是更想來見見方鳳鳳。
一方面,她對于林意是兇手這個判斷還是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