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一願世清平 > 第21章 封号賜婚

第21章 封号賜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疼愛?

說起他們的疼愛,她自認為不如清和,可就連清和這樣高高在上的公主,對于此事也毫不知情。

消息來得太過突然,她一時反應不及,呆愣在原地。

她不明白,皇帝與太後何嘗不知道清和的心思。

但百裡世族勢力已到極盛,皇帝不會容忍百裡一族繼續強大。

被打壓多年的傅氏總算有了起色,卻仍比不了如日中天的百裡氏。清和公主雖是皇家的女兒,可她的母親卻姓百裡。

傅太後無法坐視自己母家淪為百裡一族的附庸,決計不會允許百裡家與傅家結為姻親。

公主的女兒嫁進傅家,給這個枯竭多年的家族引入一汪活水。這是此方的精心籌謀,亦是彼方的勢在必得。

别允渾渾噩噩地附和着,恭送皇帝回未央宮,又與太後行辭。

待回到自己的房間,别允細細回想着來安平之後的一切。

八歲到十六歲這八年,她可以說是過着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太久沒有思慮人情世故,以至于現在才發現那些早就出現過的端倪。

傅莽是太後的人,更是皇帝的人,二人的相識,是早就被安排好了的,是他們計劃的一環。

而自己,則是被他們選中的棋子。

她如鲠在喉。

十年前,外祖父突然薨世,朝中皆由百裡丞相全權掌控,北邊與宸國戰事膠着,高大将軍前往邊關支援駐守邊關的安定侯,以至于當時還是太子的舅舅一時無人可用。

後來,舅舅在百裡相國的輔佐下登基,當時還是太子側妃的百裡氏也一舉登了後位。

雖不知現下朝局如何,但看如今國家強盛,人民安居,舅舅這個皇帝必是當得十分不易。

曾經舅舅在太子府的書房中教自己習字,看着舅舅與幕僚談經論道、揮斥方遒,意氣風發,小小的自己就對他這個未來皇帝充滿了期待和崇敬。

即便過去八年不聞不問,她也沒有像今天這樣失望。

她懷疑過,自省過,痛哭過,她以為都是她的錯。

但如今想來,興許隻是,她太小了,沒有有能力有權勢的父親,也沒有抵在她背後做靠山的母親。

而今她大了,他們需要一個人,便又想起她來。

還是說,其實這其中也是有幾分真心在的,可到底是幾分,她不敢猜。

别允回味着剛剛臨走時,外祖母說的那番話。

彼時外祖母拉着她的手,語重心長道:“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之最末,這樁婚事對别家,大有好處”,末了,又說,“嬌嬌啊,祖母老了,時日不多了。以後傅家,我想請你幫我好好看着!”

她像個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似的點着頭。

她不明白,人怎麼可以這樣割裂。

從小教她情義的人,眨眼便一臉從容地做出寡情少義的事。

難道,這也是他們給她上的一課?便是教她,世事多繁雜,人亦是?

别允深覺這婚事就是一趟渾水,或不如說,這朝堂是渾水一灘,涉水之人無不濕鞋。

但高位之上的事,怎麼輪得到她來擔心,現在她已是自顧不暇。

次日,皇帝果然在朝賀之時頒布了賜婚的旨意,頓時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長樂宮内,後宮嫔妃及皇子公主正在殿中請安,皇帝身邊的内臣奉旨而入。

“龍曆九年,歲次甲辰,丙寅月甲辰日。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榮華長公主之女别允,幼而娴和、冰清玉潤,朕甚惜。念其侍奉皇太後盡心竭誠、夙興夜寐,功不可沒,特此封為清平郡公主,賜國姓。安樂侯之子——傅莽,玉樹臨風,有逸群之才。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二人郎才女貌,良緣天賜。朕應天順時,成兩姓之美。着有司擇吉日,主者施行!”

衆目睽睽之下,别允從容收下那卷由蠶絲裹挾的玉軸,跪謝聖恩。

這旨意來得實在太過突然,除了座上的太後坦然自若,座下神色各異。

但殿中又有哪個是尋常人,不過片刻便回過神來,紛紛向别允道喜。

皇後款步走走到别允面前,握起别允的手,滿臉和悅。

“真是天大的喜事啊,我說怎麼今早來時,見長樂宮門口的喜鵲喳喳,叫個不停。”

“阿允,沒想到時間竟過得如此快,一轉眼你就長大了”,說着,她松開右手比了比腰部位置,“舅母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才這麼一點,如今你就要嫁人了,舅母真心為你高興”。

别允淺笑着,狀若羞怯地低下頭,“感恩皇後舅母經年的垂愛”。

皇後當真如她所說,替别允高興嗎?

當然不!

她心裡怄得要死!

她本替别允相看好了,寫信與家裡通氣,翻來覆去找出來個百裡家旁支頭腦有問題的傻子,很快,她便能出手落實這樁良緣。

但皇帝此番故技重施,先斬後奏,殺她個措手不及。

别允邊笑着同諸位客套,邊用餘光瞟向清和所在方向。

清和公主端坐着,一言不發地望着别允,目光穿透那些沒有溫度的笑容,徑直刺進别允的心裡。

太後不喜熱鬧,故那些後宮妃子道過喜後,便紛紛告退。

皇後也欲離去,轉身問清和公主:“清和,可要陪母後一道?”

清和公主依舊面色如霜,點了點頭,起身同太後行禮,當即離去。

别允此刻百感交集,直覺必須要跟着妹妹出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