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羽的反應着實在林樂璇的預料之外,她以為剛剛那頓罵僅限自己知曉,誰知身邊這位看似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人,不僅聽得一字不拉,還比當事人更快做出了應對之策。
眼下,林樂璇沒有更好的選擇,她迅速系好安全帶:“麻煩黎導了。”
黎羽省掉了客套話,直截了當地問道:“地點是?”
“我們公司,今晚有一個《錦衣神捕》的點映啟動禮,在華影樓裡的電影院活動大廳辦。”
“這個天氣、這個路況,5點半不一定能到的了,”黎羽用手指劃拉了一下車載屏幕,從他們現在的位置到華影娛樂傳媒并不是暢通無阻,“華影的活都派得這麼臨時麼?”
“沒有沒有,工作安排的挺合理,是我預留的時間不夠。”
“你很習慣在這樣的暴雨天氣裡趕時間?”
“嗯?”
林樂璇不明白黎羽為什麼突然這麼問,她轉過頭去看他的側臉,表情不是戲谑也不是調侃。
“《困獸》下檔前一天,黃色暴雨預警,在影博iMax廳的最後一場放映,你遲到了。”
黎羽突然提到林樂璇以為早就已經被翻篇的小插曲,讓她有種幹了壞事潛逃多年最後還是被抓包的窘迫,覺得還是應該稍微解釋一下。
“我不是故意要卡點趕路的,是出了門才發現公交車班次調整且臨時改道,”話說出口,林樂璇又覺得自己過分理直氣壯,後知後覺地把聲音放輕,“其實我在開場前就到影博了,隻是,站大廳把自己晾幹,花了點時間。”
“我沒想過華影的工作強度這麼大。”
“那次不是工作。”
這回答讓黎羽有些驚訝,借着看右側後視鏡的姿勢,他将目光快速掠過林樂璇的臉,發現她的表情真摯:“我記得那一場,隻有兩個觀衆。”
“是,”那晚的偶遇至今讓林樂璇覺得神奇,“我以為不會有别人。”
黎羽從林樂璇的語氣裡聽出了她對自己出現在那的好奇:“我知道《困獸》下檔消息的時候,iMax廳隻剩那一場可選。”
“陳導來公司簽《無神之争》的時候,問過我對《困獸》的觀後感,他很在意你的看法。”
“《困獸》的爛尾,責任也不全在陳河,缺席首映,不代表我在跟他較勁。”
“所以,你是擔心,自己的出現,會把熱度帶偏了?”
“與其被卷入博眼球的炒作,不如從頭到尾都遊離在關注之外,況且,他想聽的,應該也不是我站在鏡頭前,假惺惺地給一些沒營養的吹捧。”
林樂璇對黎羽和陳河私底下的相處并不了解,但從這兩人讨論《困獸》還得透過自己這個第三方之口的情況來看,他們之間确實因為這項目有些過不去的怨氣。
她不敢再繼續深入這個話題,乖乖地閉了嘴,低頭在手機上打字,給梁茉芯和沈菲菲分别報告自己的任務進度,但黎羽似乎對華影娛樂傳媒的工作分配産生了興趣。
“《沉舟》的項目,你負責哪一塊?”
“我……負責……的是過會前的那些,”在影視行業裡,項目正式落地前的所有工作都屬于雜活,不值一提,“現在,《沉舟》是梁茉芯在跟進,隻是她今天恰好去了奔河傳媒開劇本會,簽約的事不涉及複雜的溝通聯絡,所以由我暫代。”
“陳河跟陳鳴因為《無神之争》掐起來了?”奔河傳媒是陳河的公司,聽到名字,黎羽就把事情猜了個大概。
“就是對改編有一些不同的想法,需要面對面坐下來商讨。”
“如果矛盾不可調和,你們會站誰?”
“以公司的立場來看,得先保障項目順利推進,哪一方的意見更符合實踐拍攝可能,就會被優先接受和考慮,不過真出了這樣的情況,最終的決策權會在柯導和進哥那。”
黎羽對林樂璇的這個回答并不滿足:“個人立場呢?”
“我嗎?”林樂璇沒想到會被這樣反問,她思緒了幾秒才開口,“排除外力幹擾,我希望先保故事,再想辦法幫忙協調各方需求。”
聽到這話,黎羽揚了揚嘴角:“挺理想主義的。”
介于最近反複聽到「理想主義」這詞跟自己挂鈎,林樂璇多少有了些逆反心理,她癟了癟嘴反問:“黎導,你呢?”
“我站陳河。”
黎羽沒猶豫一秒就給出答案,這讓林樂璇有些意外,她先前對兩人嫌隙的猜測可謂是立刻得到了當事人的否認。
“為什麼?”
“在編劇的位置上,他不會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黎羽沒有解釋更多,但這一句話的分量不僅是基于友情的支持,也是出于電影從業者的認可,林樂璇她沒有選擇追問,也沒想到更适合打發時間的閑聊話題,隻能任由沉寂在車廂裡蔓延開來。
好在越往東開,雨就越小,難耐的寂然沒持續太久,車拐進華影娛樂停車場的時候,時間不過5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