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這個錢其實也不是我一個人出的,落落、鏡子、周博承,我們都有參與,因為也不能完全把事情交給你一個人嘛,在寫歌這塊我們完全幫不上忙,能做到的也隻有這些了,是落落說工作室來太多人觀感不好,所以我作為我們的代表過來了。”
“我們都非常非常喜歡你寫的歌,所以。”
季知節看着愣在原地的男孩,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女孩踮起腳,手掌輕輕落在了男孩的肩膀上拍了兩下,幾不可查的力道落在肩膀上,些許地喚回了沈瑜的神智,溫柔的話語像花一般在耳邊綻開。
“所以别擔心,你就去做你想做的吧。”
想做的、能做的、該做的,從來都不是一碼事,該做的不一定是想做的,比如學習;做的不一定是想做的,也比如學習;但想做的大概率是不能做的,比如玩耍、比如音樂。
這是誰規定的呢?父母嗎?似乎不是。隻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這樣的約定,在十幾歲的年紀,不認真學習的時候,總會有人跟着後面大喊:“你這個年紀不讀書還想做什麼?”;到了二十多歲,就變成了“工作怎麼樣啊?”;邁入三十大關,跟着後面念叨的就是“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啊?”之後結婚生子……
人的一輩子似乎被是數學卷子上的規律題,表面看着千差萬别,實際上是等差還是等比數列早就被暗中注定好了。
脫離了軌迹,就不是參考答案。
這一切沒道理嗎?當然是有的,大部分人總結出來的規律是具有普适意義的,90%的人一定有那麼幾年是根據這樣的規律生活的,然後這群人中總會出現那麼點異類,30%或者20%?反正總有那麼些人會試着不循着這些規律前進,他們不知從哪個時間段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做的事情和該做的事情發生沖突,有些人在矛盾前停了下來,有些人迂回的前進。
誰錯了呢?誰都沒錯。
偏離了參考答案就一定會被扣分嗎?
拜托,那可是參考答案啊,說白了也隻是讓你參考而已,将參考答案奉為圭臬的人才是要反思啊!
而誰又擅長尋找參考答案之外的解題思路呢?
是少年。
是開始逐漸了解世界,卻又不曾被規訓的存在;是對未來滿懷熱枕還不曾被壓垮的脊梁;是敢想敢做不懼後果的沖動……
可不要小瞧了能在空白答題卡用0.5mm的中性筆寫滿答案的人啊!
少年人在一起,總是要創造奇迹的。
“我想試試。”沈瑜聽見自己說,“但是錄一首就好了,其他的,等我有我自己的工作室再錄吧。”
“好啊。”季知節歪着腦袋笑道,“那你以後把工作室建大點吧?這樣我們就能一起玩了。”
“設計圖先給你們過目怎麼樣?”沈瑜快速眨了兩下眼睛,點點晶瑩化作光芒,像流星一樣快速消失不見,玩笑般和身邊的人暢聊起了未來。
“起碼也要夠我們五個人坐的吧?”
“周博承坐地上。”
“啊這,他也出了錢的诶……”
“所以他沒有坐外面啊。”
“有、有道理。”
季知節微妙地被說服了,臉上流露出了些許的贊同之色。
對視一眼,笑意炸開在了空氣中。
“走吧走吧,趕快回去拿電腦吧,時間就是金錢啊!”季知節擦了擦眼角鳄魚的眼淚,笑着催促道。
“有道理!”放下心理包袱的男孩幾乎是走兩步就要飄起來了,連車都不騎,帶着季知節來到路邊打了輛車。
“我和你說,我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調音台,以前都是在手機裡搜的。”
“還有還有,錄音地方的那個話筒超級貴!還有那個音響!好想聽一聽那個音響放歌啊,肯定能聽到很多細節!”
“真的要錄嘛?好緊張啊!我的聲音會不會聽得很幹啊,有點擔心唱不好怎麼辦!”
“不過你看到那個吉他了沒,好帥啊!”
這不是超級開心嘛。
季知節含笑看着幾乎遊戲有些手舞足蹈的沈瑜,從來沒有這樣感謝自己的機智。
還好千叮咛萬囑咐把作業寫完了,不然還有幾分心思會在作業上哦。
老媽子季知節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