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也不是固執的人,放下書,端起茶杯,略微喝了一口問道:“太太這會子好些了嗎?”
“姑娘放心,才聽太太身邊的姐姐們說,太太喝了一碗酸梅湯,還吃了點舊年腌制的青梅,已經躺下了。”碧琉回道。
原本以為黛玉年紀小,又體弱多病,坐這麼久的船,怕是适應不了船上的生活,沒想到最先倒下的卻是賈敏,不過好在隻是暈船,可即便是這樣,賈敏整個人還是暈暈沉沉好幾天,這次靠岸也是想去請個大夫過來看看的緣故。
林如海在前頭與幕僚議事,每每回到後面看到妻子這個樣子,不免有些擔心,之前賈敏就病過一場,若是牽出舊疾來反而不好,于是催着船夫快些走,想着早一點到京城,找些好大夫看看才是。
好在選的日子不錯,一連幾日都是順風,船隻行駛地十分順利,大約一個多月的功夫,他們就到了通州碼頭。
暮春時分,西海碼頭上來來往往的船隻很多,回京述職的不知林如海一個,再加上内務府的,吏部工部的,還有商船民船等等,岸邊的人來來往往,幾乎是人擠人,好在是在中午之前靠了岸。
林瑜一大早就帶着林忠等人,安排好接人的轎子,裝行李的馬車在碼頭上等着,遠遠的就瞧見了林家的船隻。坐了一個多月的船了,即便是林如海都沒了精神,與林瑜略說了幾句,一行人便上了轎子。
終于見到母親說了很多遍的京城了,強烈的好奇心讓黛玉精神十足,隔着竹簾往外面看,街道兩邊都有小商販在叫賣,都是黛玉沒有見過的,一時竟有些看不過來。
等走了一會兒,行人越來越少,林瑜不知什麼時候走了過來,隔着轎子輕聲提醒道:“咱們到家了。”
待一行人安頓下來,自有下人們去鋪床安置行李,林瑜先去給林如海夫婦請安。幾個月都沒見到自家的好大兒了,賈敏拉着林瑜的手左瞧瞧又看看,生怕少了一塊肉。
不知說了幾遍自己吃得好睡得好之後,林瑜終于有工夫來看看黛玉,拉到身邊照着自己比了比,嗯,不錯,長高了一些。
才幾個月不見,但是感覺黛玉長大了不少,從前總是覺得整個人郁郁的,如今倒是開朗了不少,再加上從小模樣長得就好,讓人挪不開眼睛。
黛玉哪裡不知道林瑜這一舉動的意思,撅着小嘴表示自己的不滿,道:“哥哥,這幾個月玉兒很乖的,有好好吃飯,認真上課,爹爹娘親都有誇的。”
“我自然是知道的,”林瑜笑着捏了捏黛玉的小臉,道:“快去你的屋子看看,我給你買了些什麼好玩意兒。”
黛玉聽了這話,眼睛一亮,拉着賈敏的手就要往後院去。
林瑜也勸道:“父親母親一路辛苦,不如先回房休息一會兒,兒子已經讓人去準備酒菜,晚上咱們一家人可以好好坐下說話。”
碧雲碧琉伺候着黛玉換了一身紫粉色的半舊衣裳,出來看着屋裡的布置,與南邊家裡很是不同。龐三家的在一旁解釋,道:“姑娘,這是炕床,下面是可以燒柴的,北方的冬天比南邊冷多了,睡在上面暖和。”
黛玉脫了鞋,坐在炕上,上面鋪着嶄新的褥子,倒也十分舒适,一旁的碧雲連忙拿來幾個靠枕。不過黛玉此時的心思可不在這裡,正盯着地上一個大箱子,那正是林瑜給她買的東西。
見黛玉要下來,碧琉連忙把準備好的軟底鞋拿了過去,伺候黛玉穿上。
黛玉打開箱子,裡面什麼都有,胭脂水粉,紙墨筆硯,魯班鎖九連環,還有什麼小小巧巧的扇墜荷包,木雕小擺件等等,五花八門的,黛玉撿了一個九連環玩着,丫鬟婆子有條不紊地布置着行李。
要說賈敏到底是國公嫡女,身邊的丫鬟嬷嬷也都是能人,不用賈敏吩咐,就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各司其職,幾十個人進進出出,井然有序,愣是一點聲音都沒有,不一會兒就将屋内屋外收拾的井井有條。
碧雲碧琉就是賈敏手底下調教出來的,所以比黛玉屋裡的其他丫頭老成不少,做起事來也麻利,而雪雁雪雀卻是後面挑選出來陪着黛玉讀書的,規矩什麼的還在其次,性格活潑一些,就是陪着黛玉玩。平常出來跑腿之外,黛玉也不管她們,多是碧雲碧琉吩咐做事。另外還有一些粗使丫鬟婆子,都是用着賈敏院裡的,也沒有分的那麼清楚。
那九連環許是新出的,怎麼解都解不開,黛玉一時竟被難住了,碧雲見了,笑道:“大爺身邊的來福哥哥,方才送來時說,這些玩意兒都是大爺親自挑選的,每回出去應酬,都會逛逛,看見有什麼好玩的都買一份,就是想留着給姑娘。”
黛玉沒有說話,向上彎曲的嘴角已經說明了她此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