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團團和圓圓睡的熟,喜哥兒便把他們抱進屋裡去了,喊了豆豆和醬醬來看着。
倆狼崽兒如今很是通人性,喜哥兒喊它們過來看娃,倆狼崽兒便乖乖的卧在了炕下邊,啃着骨頭,時不時擡頭望一眼炕上的倆娃。
若是見他們醒了,一隻還會留屋裡看着團團和圓圓,一隻去喊喜哥兒,别提多聰明了。
家裡的四個大人,如今也是寵它們的緊。
“這吃打頓爐子還真是費事兒。”周銘感歎道。
顧筠笑了笑道:“熬牛油費了時間,以後直接放鍋裡煮,便省事兒了。”
滾滾紅油沸騰,辣味四溢,配着顧筠給他們調好的油碟,相得益彰,美味極了。
便是一早便說了不吃的周宵,也沒忍住,燙了一塊兒又一塊兒的肉,吃的熱汗淋漓,頗有點涕泗橫流的意味。
顧筠笑道:“果然,沒人能抵抗的了辣火鍋的誘惑。”
切好的羊肉,牛肉下鍋,煮夠時候的豆腐最是入味,白菜,紅薯粉,還有顧筠前幾日特地打的牛肉丸子,專門留着的鹵好的豬大腸,鴨腸,鵝腸,很是豐富。
“這牛肉丸真是彈牙,好吃!”喜哥兒嘴巴紅紅,仔細看,還有些微腫。
“可不好吃嗎,你爹打了一下午,胳膊快累斷了。”顧筠笑道。
“老爹厲害!”喜哥兒奉承道。
周銘無奈,“說起來,之前有人家賣牛,怎的不見你做這辣火鍋?”
顧筠笑道:“之前,宵兒還小,不能吃辣,後頭便是懶得弄了,若不是喜哥兒今兒在,幫着,我也是不想做的。”
周宵吃的直冒汗,“冬時,吃這辣鍋,最合适了。”
想吃清湯鍋的周宵都不光顧清湯那邊了,顧筠幹脆添湯的時候,把那清湯加了進去。
一頓辣火鍋吃的幾人肚兒飽,滿意的很,除了一身的火鍋味兒,久久散不去,喜哥兒後頭洗了兩三遍。
這回顧筠熬的底料多,喜哥兒給雲家,冬哥兒,米哥兒,還有家裡的長工都送了些。
等到十五的時候,又送了些去村長和表哥那邊,連帶着顧筠做的芝麻餡兒,紅糖餡兒,花生餡兒的元宵。
喜哥兒表哥臨回府城前,把果子的價兒和周宵定了下來,比鎮上每斤貴兩文,說好了時間,還煞有介事的拟了份文書,很是正式。
如今果子刨去府城的,剩下的鎮上的雜貨鋪,茶樓,酒樓便能收的完了,喜哥兒今年是不用再出去擺攤賣果子了。
“一隻牛怕是不夠用,咱們得再買隻騾子來,去府城,還是騾子快些。”周宵送走表哥,回來沖喜哥兒他們道。
“是得買頭,一頭騾子估摸着十幾兩銀子,明兒便去買回來吧。”顧筠拍闆道,說着掏了十兩銀子出來,“多退少補。”
周宵也沒跟小爹客氣,“除了果子,府城那邊的蛋也貴一些,既是去了,我打算再拉些蛋去府城賣。”
顧筠聞言搖頭道:“蛋易碎,便是官道,也是有些颠簸的,拉去府城,且不說能不能賣的順利,便是碎的那些,估摸着都能在鎮上掙回來了,還不費勁兒。”
周宵聞言,思索了一番,點頭道:“小爹說的是,我想少了,後頭跟着果子一起賣禽肉應是可以的。”
喜哥兒見他們說好了,心裡高興,前兩年的果子,除了賣出去的,剩下的也不少,有些被小爹做成了蜜餞,有些送人,緊着吃都吃不完,如今可算是不用擔心剩了。
等到了晚上,喜哥兒數了十兩銀子給周宵,把團團和圓圓的壓歲錢也規整了下。
“咱們團團和圓圓如今收到的壓歲錢,已有了二十兩六錢了,妥妥的小小富翁。”喜哥兒把專門裝倆娃壓歲銀子的錢袋收起來,放進箱櫃,沖周宵笑道。
周宵輕輕捏了捏倆娃的小臉蛋,“大頭都是小爹他們給的。”
喜哥兒點頭,“不過今年我娘家那邊來的親戚也多,表哥他們給的也不少。”
周宵笑道:“好好放着,等他們長大了給他們發零用使。”
喜哥兒無奈失笑,這還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