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活兒計漸漸順了起來,地裡的活兒家裡的長工打理的井井有條,童哥兒和新哥兒兩人把園子裡的菜園和牲畜和家禽圈也收拾的幹淨利落,喜哥兒倒也是沒有什麼特别要忙的事兒。
家裡的三頭母豬,許是生過兩三回,有了經驗,今年竟是下了三十六隻豬崽,可把喜哥兒給高興壞了,時不時便要去瞅上一眼。
“童哥兒,你這都顯懷了,還是莫要往豬圈裡去了,回頭豬莽撞,再沖撞了你,我來收拾便成。”新哥兒提着裝滿豬食的木桶,沖童哥兒輕聲道。
童哥兒念着新哥兒的這份情誼,輕輕摸了摸鼓起的肚子,想着等新哥兒有了,到時候他再幫回來,溫聲道:“成,雞圈和菜園的事兒就我來,再過幾個月,我怕是彎不了腰了,到時候東家許是會再招個人來頂着。”
喜哥兒剛到園子,便聽到了他倆的說話聲兒,倆人互幫互助,沒啥矛盾,他是有些舒心的,走過來接過童哥兒手裡的木桶,笑道:“家裡周叔麼身子可好些了?”
童哥兒想到家中小爹,眉眼彎彎,看他的笑容便知道周小爹恢複不錯了,“小爹如今可以下床走動了,相公在雲叔麼那兒,專門買了根拐杖,他在家時不時轉轉,步子雖慢了些,但好在能動了,昨兒下工回家,他還給我倆做了飯食。”
喜哥兒聞言心下微松,周叔麼也算是熬出來了,如今家裡的兒子,兒夫郎都有穩定的活兒計,也舍得給他買藥,平日裡也能時不時吃上頓肉,身子自是好了起來。
喜哥兒剛準備開口,便見周宵尋了過來,“嶽麼找你。”
他剛把豬食倒進豬的飯槽裡,三豬母豬一窩蜂的,不顧還在嘬奶的豬崽子,起身便沖了過來,身下還滴留着兩隻看起來咬合力很是不錯的小豬崽。
“東家,您去忙,這邊有我倆便成。”新哥兒開口道。
喜哥兒點了點頭,随着周宵回了家,“小爹怎的了?何事兒啊?”回去路上,忍不住好奇問道。
周宵搖了搖頭,“我也不知,看嶽麼臉色,又像是好事兒,又像是不好的事兒,很是糾結。”
喜哥兒聞言,不由加快了些腳步,怕不是家裡出了事兒?
“小爹,怎的了?”喜哥兒匆匆趕回來,剛進院子,便看到笑眯眯陪着倆外孫在院子裡玩兒的村長夫郎,看這樣子不像是啥不好的事兒。
村長夫郎笑道:“有段日子沒見,團團和圓圓都快要會走路了。”語氣間頗為欣慰。
周宵過去輕輕扶住有些搖搖欲墜的,小短腿還不夠支撐起他這個胖胖的小身闆兒的圓圓,聞言笑道:“離走的穩,還得些日子。”
“已是很好了,村裡像他倆這般大的小娃娃,少有能走的。”
村長夫郎說的也是實話,沒帶什麼親外孫的血緣,畢竟村裡人家的孩子日日喝牛奶的基本上是沒有,便是喜哥兒剛出生沒多久的小侄子,也是有母乳喂着,就夠了,因着多的是骨頭沒團團和圓圓的長的硬實。
顧筠和自家親家寒暄了會兒,知道他們要說事兒,便推着倆娃去一旁玩兒去了,村長夫郎不舍得看了眼自家外孫胖乎乎的小背影,暗道周家是會養娃兒的。
“我這回來,也是有個事兒,想央着哥兒婿幫着掌掌眼。”村長夫郎在堂屋坐下,喝了杯熱茶,緩緩開口道。
周宵忙道:“嶽麼有事兒直說便是,隻要是我能辦得來的,一定不會推辭。”
村長夫郎眉眼帶笑的看了眼自家哥兒婿,真真是嶽麼看兒婿,越看越順眼,再不複有之前嫌棄周家的心思了。
“我見你們和李家那兒夫郎走的近?”
喜哥兒和周宵對視了一眼,輕聲道:“認識,但還不是很熟。”
村長夫郎把茶杯放下,眉頭輕輕皺了下,歎道,:“這事兒我也不瞞你們,去年我看你小弟的模樣,便知他心裡定是有人兒了,就是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哥兒,你們也是知道的,昨兒你大哥和你爹從鎮上回來,恰巧給碰着了,你小弟見狀,也沒否認,兩人好了有一陣兒了。”
喜哥兒訝然,手裡的水杯都有些端不住了,顫聲兒道:“難不成是意哥兒?!”這可真是難辦了了,他小弟怎的能這般勾搭有夫之夫?!
周宵無奈扶額,村長夫郎剛喝進嘴的水,差點兒噴了出來,“你亂想什麼呢?!”
喜哥兒無奈,也不怪他多想,是小爹自己問的李家夫郎,而且,若不是有夫之夫,他小爹至于這般糾結?
村長夫郎深深歎了口氣,道:“是詩哥兒!我和你爹想了一晚,也不知他人家境品性如何,兩人又是逃到咱們村子的,也沒個親戚,雖長得不錯,但我和你爹怕性子不成,萬一再是個在外頭惹了事兒的,那可真就娶回個麻煩了,還是得托宵兒你幫着打聽打聽,這事兒知道的人多了,怕壞了人家哥兒的名聲,我和你爹也就與你們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