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站的出道口有一段道路兩側布滿了燈箱。和其他地方的燈箱相比,這些燈箱的規模都很大,每一個都長達4米,高近2.5米,再加上地理位置不錯,人流量大,成為了備受各路粉絲喜愛的應援地,一條路走下來會看到很多明星的應援。
與此優勢對應的是高昂的價格,所以很多粉絲的應援隻會集中在關鍵的那幾天,長的也不過半個月,一個月。
而喬以晴的這幅燈箱應援已經挂了兩個月了。
在節目播出之前喬以晴還沒有名氣的時候,别說是應援了,就連公演錄制現場發手幅的人都沒有。
這個時候only姐橫空出世,先是以出圈神圖奠定了地位,又以大手筆的應援震驚粉圈。
其他人合夥來做的項目,only姐不僅一個人包下了,還一投放就是三個月,當時就連一衆高人氣的選手也沒有這樣的應援。
惹得不少小粉絲驚呼“姐你太愛了!”“富婆貼貼!”
其他家有羨慕的,當然也免不了會有一些說酸話的。
“投放這麼久有什麼用,别第一輪就淘汰了。”
“糊糊粉圈沒見過世面呗,有一個富婆就被吹上了天,其他家富婆多了去了也沒見這麼吹。”
而随着節目的播出,喬以晴的粉絲越來越多,各種應援已經遍布了深市,也有了規格更高更華麗的大屏,但是三河站的這塊應援屏在粉絲心中卻始終有着特殊的地位,成為了打卡應援的必去之地。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特别之處就是,可以留下便利貼留言。
淺藍色的背景作為底色,左邊是放大的節目名字和人名,下方還有投票相關信息的二維碼,右邊是人像,穿着制服的少女靜靜微笑的看着前方,眼底如星河般閃耀,是only姐發的第一張照片,也是喬以晴第一次出圈的神圖。
設計雖然簡單但是清晰明了,也能看出only姐的初衷,希望更多的人能認識喬以晴。
所以粉絲們也默契的隻在空白處貼下便利貼,盡量不遮擋文字和圖片,以防影響到宣傳的效果。
不過後來因為打卡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除了人臉和名字,整個大屏還是被貼的密密麻麻。
-
“光是用便利貼是不夠的,還要用膠帶固定,不然很快就掉下來了。”
看見旁邊的女生不停地壓着便利貼的膠條處生怕它落了下來,孔潔好心的提醒她,并把自己準備好的膠帶遞了過去,獲得了女生的一個感激的笑容。
“你準備的好充分啊!”
“我在來之前做了攻略。”
孔潔是第一次來深市,為了看第三次公演。又正好公演隔一天就是周末,便決定在深市多呆兩天周日再回去,而應援打卡自然被安排在了行程上。
在打開這檔節目之前,孔潔也沒有想到她會喜歡上一個比自己小的女生。
她是在視界app首頁看到《星光閃耀》的宣傳的,那個時候正好在找下飯的綜藝,看到這檔節目熱度這麼高便點了進去,然後看到了第一次公演的舞台。
少女開朗元氣的笑容治愈了因為加班而感到疲憊的心靈。
孔潔敢斷言,喬以晴《Lovely》的直拍自己起碼貢獻了快有800次的播放量。所以即使之後二公舞台也廣受好評,但是她心裡還是最喜歡第一次公演的舞台。
從此周日成為了一周内她最期待的日子,因為那天有節目的更新。看着喬以晴在節目裡一步步成長,也讓她的平淡生活多出了一份喜悅。現在更是瘋狂了一把,請假來到了另一個城市看公演。
現在她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會追星了,因為追星有時候是對美好幻想的寄托,能讓人短暫逃離殘酷的現實。
【希望你能在舞台上一直發光,我會努力去看你的】
在便利貼上寫下這段話後,孔潔有些怅然若失。明天就要回去上班了,決賽的時候還不知道能不能搶到門票,而且就算搶到了門票,那個時候臨近年底,請假估計也很難。
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呢?
孔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高處空位把便利貼貼好,整理了一下有些淩亂的頭發後準備拍照打卡,突然發現有點不對勁。
周圍的人什麼時候這麼多了?
而且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如出一轍的緊張神情,不停地朝着出口裡面張望。
正當她想問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時候,遠處傳來了喧鬧的聲音,這仿佛是一個信号,很快周圍的人也不約而同的尖叫起來。
“來了來了!真的來了!”
“啊啊啊啊今天運氣太好了!”
孔潔順着她們的目光望去,前方出現了另一團聚集的人群,每個人都高舉着手機,亦步亦趨的跟着中間兩個人移動,而前進的方向正是自己所在的燈箱這裡。
“天呐我以為我在做夢!”
身邊一名女生激動地和好友分享着心情。
看着那張在屏幕上看過千百回,甚至前天還在公演現場見過的熟悉面容,孔潔不禁呐呐自語。
“這可不是在做夢嗎?”
真的,又見面了。
-
付歡歡怎麼也想不到,下了地鐵之後會有這麼多粉絲等在這裡,而且跟過來的人還越來越多。
擔心停留下來會導緻人群聚集影響到其他人,兩人隻能表達歉意後快步的向目的地走去,身邊的粉絲也像潮水一樣跟着湧出。
就在付歡歡以為這就是所有人的時候,抵達燈箱處才發現原來還有一大批粉絲選擇在這裡等待。
這樣的陣仗讓付歡歡有一瞬間的慌亂,她是希望能遇見粉絲,所以在地鐵上也沒有隐瞞目的地,但是她沒想過會來這麼多人。
幸好這個地方的空間還算寬闊,沒有造成什麼影響,不然付歡歡一定會罵死自己的。
“以晴!”
“歡歡!”
一開始的激動尖叫過後粉絲們也漸漸的控制好了情緒,考慮到公共場合也盡量的克制了音量,此次彼伏的小聲叫着兩人的名字,試圖吸引對方看過來,但是這麼多人一起說話,其中還夾雜着沒有間斷過的快門聲,還是彙聚成了不小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