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挑出了一碗出了後門左拐右拐進了後街的一個小院子,一邊推門一邊道:“左大娘在家嗎?”
不多時一個瘦高的大娘就走了出來:“是金鈴兒啊,快進來,我這正拆洗被褥呢。”
左大娘家裡就三個人,她跟一雙兒女,她男人早年間就因為意外沒了,留下孤兒寡母艱難的讨生活,好在家裡還有這個院子不至于沒地方去,不過她男人的族人為了這個院子也鬧了好幾回想讓她帶着孩子淨身出戶,直到大女兒左小芹進了一個大戶人家當丫鬟才再不敢上門欺辱。
按理說左大娘有兒子這家業該是兒子繼承怎麼都輪不到她男人的那些親戚,然而她兒子腦子不太好天生的癡傻直到三四歲才發現,為了治病幾乎散盡家财,後來男人沒了更是日子艱難,左大娘到處找活兒幹才養大一雙兒女,女兒才十歲上就為了家裡去做了丫鬟。
如今她兒子已經十七了還是跟五六歲的孩子一樣心性,好在生活可以自理,而且左小芹做丫鬟也已經混成了大丫鬟每月都有銀子拿回家,不過左大娘都給女兒攢着不舍得花,隻盼着哪一日把女兒贖出來繼續當良民。
“我泡了些蘿蔔您拿去嘗一嘗,我爹都說味兒不錯,還有就是我想去碼頭擺個攤子看能不能把蘿蔔賣出去換幾個錢,想讓石頭弟弟跟我一趟去給我壯壯膽。”
左大娘家的石頭雖然腦子不好但是左家家傳的大塊頭個子高,如今雖然才十七歲的少年但是看着很是健壯力氣也大,左大娘為了讓兒子能适應生活經常打發他出去給鄰居們幫點小忙,所以金鈴今日出門一下子就想到石頭了,碼頭人多口雜的帶個大個子在身邊也安全些。
左大娘聽見立刻應好:“你帶他去就是了,這蘿蔔既然要賣錢就該自己留着,你也太客氣了。”
街上凡是跟石頭同齡的年輕人來找石頭做事左大娘一般都會答應,隻盼着日後她去了這些親近的街坊鄰居能照看兒子一二,好在她兒子長得高大也算有些用。
見她同意金鈴立刻笑着感謝:“大娘您放心,我去的碼頭雖人來人往但也是個安全的地方沒聽過出什麼大亂子,我一定平平安安的把石頭帶回來。”
“去吧,你是個穩重的孩子我放心的很。”
左大娘叫來石頭安頓了幾句讓他聽金鈴的話就把倆個送了出去,心下覺得金鈴的性子有點變了比之前開朗爽快好多,隻道是之前王家鬧的那一出讓人改了脾性,金鈴以前雖然穩重大方但并不是爽朗的性格,而是沉靜溫柔類型的,等閑不多話也不怎麼愛出門。
領着石頭回到自己家院子裡隻有銀鈴在洗賣空了醬油的大小罐子于是問王大娘去哪兒了,銀鈴沒好氣道:“給你說親去了,說是媒人又給說了個好的,這次是個大孝子呢,一個個都不見人盡奴役我。”
金鈴暗罵這對爹娘也太急了,才黃了一家又着急,看來是打定主意要自己的聘金補貼大兒子成親了,不過等她回來再說吧,忙忙的把死沉的缸裡的蘿蔔撈出來放進她準備好的倆個大木桶裡,然後再把木桶放進能背的筐子裡跟石頭一人背了一個,石頭傻兮兮的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左大娘算是教出來了一個聽話的壯勞力。
“你把蘿蔔背去哪裡?”銀鈴又問。
“拿去賣錢,我快窮死了。”
“那你倒是給家裡留一點啊。”銀鈴早上吃了也覺得不錯可算換一換胃口了,家裡每天那些東西她早吃夠了,看着二姐說去賣蘿蔔銀鈴突然又高興了,二姐那麼疼她有錢了總該給她分幾個吧?
不過二姐幾時變得如此膽大了,都敢自己出去賣吃食了,應付的了那些客人嗎?不是她小瞧而是這個姐姐實在不是個善于言談的,希望多掙幾個銅闆吧,她也跟着花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