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仁認了出來,這是一開始威脅他的聲音,扭頭就見一女娃娃緩緩摘下了軍帽,嘴邊噙笑:“認識一下,我叫謝瑤迦,是革命軍主管娘子軍的少将,您的女兒紀明珠,算是我的副将。”
紀仁一愣,還沒來得及問什麼,身後有腳步聲逼近營帳,沒等已經丢掉武器的紀家軍反應過來,他們的腦門上都被抵上了槍口。
中間人讓開路,兩人撩着營帳的簾子,走了進來,“别來無恙啊,紀将軍。”
紀仁扭頭,一下子就将這兩個年輕人給認了出來,“沈荊塵,秦鶴景?!”
瞪眼:“你們不是在海城大戰之中死了嗎?”
紀明珠:“如果他們死了,那我就也不會站在這裡跟您說話了。”
紀仁扭頭,就見自家小棉襖紅着眼眶,淚眼汪汪地道:“您一定不知道,您所投奔的倭軍是如何對我喊打喊殺,您也不知道,那樓澤蘭發現我知道你們之間的交易之後,做了什麼……”
“如果沒有他們,我現在站在這裡的就是一具屍體,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死掉了!”
紀仁哆嗦了下嘴唇,“樓澤蘭她怎麼敢?!她不是保護你嗎?不是死都要護住你,結果被革命軍所殺?”
“看來你被騙得有點慘啊。”
沈荊塵笑着走過來,将紀仁按坐在他那張椅子上,“來,坐下來慢慢談。”
意識到自己有可能被人欺騙背叛之後的紀仁面容扭曲,不禁手握成拳,狠狠捶了下桌子:“這些王八蛋!”
秦鶴景淡道:“可您不也是投奔了王八蛋麼?”
紀仁語塞,看向圍着自己的這一群人,此時還不明白他們所說的交易是什麼,自然也不該當這将軍了。
“不投奔他們又能怎麼樣?國軍雖然勇武,但其中摻雜了左右兩派,一個主攻,一個主降,一直搖擺不定。你們還不知道吧,海城之所以被倭軍那麼順利地拿下來,你們孤立無援,全都是因為左右兩派談崩了,内部起了内戰,自顧不暇,你們就成了棄子。”
“如此不靠譜,我憑什麼投奔你們這些國軍?選擇倭軍,隻不過是我認為,他們的實力要比你們強悍而已,做出這種選擇的也不止我一人,天下遲早大同,既然在未來就是自己人,何不現在早點投靠,免了吃子彈眼兒。”
謝瑤迦:“你是斷定了我們會輸?”
紀仁睨她:“不是斷定,這是事實。”
“不說别的,就說近半年内,四處發生的事,沈城遭遇屠城,東北地區淪陷,海城也沒了,我杭城如果再負隅頑抗,就會像沈城,像海城一樣,血流成河。”
“古有勾踐卧薪嘗膽,我紀仁為何不能學這勾踐,忍一時的屈辱,委屈求全,隻要能活下來,未來一切都有可能。”
秦鶴景:“習慣了安逸的人再挺直脊背反抗,這很難,再說了,你身上還有可利用價值,他們固然不會動你,但是像你這般,所有人都投靠了,沒有戰争,沒有消遣,你的兵就失去了價值,失去了作用,沒有價值的人最終淪落成了什麼下場,我想,紀将軍您應該很清楚。”
“還能是什麼下場。”沈荊塵哼笑,“無非就是被當了槍靶子,妻兒成了他人的手中玩物而已。跟着您,您的兵可真是慘。”
在營帳内的紀仁軍一聽,個個瞪着眼睛,“你休要胡說!!”
沈荊塵:“我胡不胡說,你們不清楚嗎?不清楚的話參照一下沈城。”
“你!”
“安靜。”紀仁輕喝了聲,叫停了自己屬下無意義的辯駁,掀起略顯渾濁,比之他人卻依然精明銳利的眼神看向沈荊塵,“就算如此,我投靠你們,又有何意義?革命軍的力量比國軍還薄弱,打一場注定失敗的戰役,讓将士們死傷無數,這跟投靠倭軍最後的結果有什麼區别?”
“有區别。”
紀仁轉頭,就見自家閨女倔強地咬着唇,擲地有聲道:“就算我們失敗了,那我們也是挺直脊背,昂着胸膛,沒有被人壓迫得低下頭顱,為着勝利去打的這一場戰,就算是死,也死得其所!”
“而且,我相信,就算我們倒下去,也還會有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人接上來,隻要一天沒有勝利,就一天不會放棄。失敗又怎麼樣,失敗是成功之母,想要赢得戰争本來就不容易,就是要堆砌無數次失敗才釀造最後的成功。”
“如果讓我選擇被人瞧不起,一輩子都當奴隸的安逸,我甯願當一個鐵骨铮铮的軍人,為了民族的勝利,痛痛快快地打一場,即使死亡。”
“阿爹。”
重逢到現在,她終于喚出往日親昵的稱呼,她盯着他的面龐,盯着他的眼睛道:“我不想在你我百年之後,子孫受人欺辱,一輩子都擡不起頭來,且不說後輩的事情,就說您,像沈上将,秦中将說的那樣,您投奔了倭軍,百年之後,您不在了,還有誰來護住我,亦或者說,您為倭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了點什麼意外的話,誰又來護着我?”
“我……”
許是随着女兒的話聯想到那樣的未來,紀仁顫着嘴皮子,終于說不出話來。
這是血淋淋的事實,即使他再怎麼嘴硬說,不會讓你一個人面對那些殘暴的倭軍,可誰又能保證呢,保證這不會突然出現意外。
投奔倭軍,對方很顯然是不會讓他閑着的,剛才還活着的山本話裡的意思已經說明了一切。
他們是想讓他對付革命軍。
原本他是想着将女兒尋回,滅了那山林裡的革命軍,表個态,得以回到海城的祖宅,再請辭掉軍人這一職務,便是退伍。安心和女兒度過餘生便好。
可若是真打這個仗,他就不能再獨善其身了。
先前擔憂女兒受委屈,沒想到這一層,現在看到女兒被革命軍護得安然無恙,紀仁的心思就多了起來。
種種思緒雜亂成麻,在他的腦中膠着許久。
他才妥協一般開口:“好,你們想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