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這個未來的婆婆,葉芷蘭靠着枕頭,陷入了回憶。
她其實是幾年後的自己,也不知是什麼運氣,回到了從前。
葉芷蘭本是桃源村村塾裡葉夫子的獨生女,母親早逝,葉夫子是個秀才,家中隻有一女,家況倒也富裕,葉芷蘭也是嬌養着長大的。
前世的夫君杜子昂是葉夫子的學生,本來家庭貧困,學業差點都供不起,但是文才能力在衆學子實在出衆,葉夫子惜才,不忍心這麼個苗子因家貧不能入學,因此做主将杜子昂的學費折半,讓他能夠繼續學業。
看着這個學生這幾年沉心學習,十分努力刻苦,葉夫子更是滿意,經常将家中書畫借與杜子昂,讓他擴大知識面。
看這個學生經常面有菜色,葉夫子也就偶爾喊他過來打打牙祭,吃吃葷食。
因此,葉夫子去世前,心中托孤的第一人選便是杜子昂。
畢竟不管怎麼說,他與杜子昂也是有有師生之情的,況且這幾年對杜家也算有恩,更重要的是杜子昂的火候也差不多了,過兩年就能參加科舉,至少秀才已經難不住他了,未來可見光明。
若是杜子昂成為他的女婿,一則杜子昂和女兒的年齡差不多,同樣樣貌出色,而且他們同村,成婚前也能照顧女兒,二則就是為了恩情,杜子昂應該也不會虐待自己的女兒,三則是女兒算是下嫁,自然也不會受委屈。
葉夫子為女兒計之長遠,奈何沒想到生活往往和人想的不同。
自從葉夫子和杜家定下婚約,葉夫子去世之後,杜家确實還算是照顧葉芷蘭,隻是葉芷蘭在閨蜜葉招娣的慫恿下,葉芷蘭經常跑到杜家做做家務活,就為了給杜家留下好印象。
剛開始杜家公婆還是有些不好意思,是拒絕的,後來葉芷蘭做的多了,杜家人便也習慣了。
三年孝期之後,葉芷蘭嫁入杜家之後,不但成天做家務活,還要常常被婆婆立規矩。
婆婆本是種地人家出生,本來規矩也不多,但是自打杜子昂讀書有成之後,便也經常打聽到大戶人家婆母的事情,心中十分羨慕,立的規矩也越來越多,規矩也學了個四不像,隻是苦了葉芷蘭,這樣時間久了,葉芷蘭便也習慣了。
因為杜子昂四處交友,參加文會,大手大腳,花費甚多,本來富裕的葉家财産也所剩無幾,葉芷蘭隻能做起針線活補貼家中。
不過,杜子昂确實很優秀,這樣平靜的生活過了三年之後,杜子昂上京科考,自此消息全無。
為了供杜子昂上京科考,家中一切錢物都已經用盡,葉芷蘭隻能多接一些針繡活供養家中。
之前的三年之間,葉芷蘭已經有了一兒一女,成了人人稱贊的賢妻良母。
然而,又過了四年,杜子昂的消息還是全無,都說是路上遭了匪患,被殺死了,而杜家公婆也已經相繼去世。
雖然公婆讓她安心在家拉扯大兒女就行,不必再辛辛苦苦去找他們音訊全無的兒子,隻當他死了,但是奈何公婆死後,家中僅剩的一點薄田被大伯一家惦記上了。
葉芷蘭想了想,還是想着去京城找找杜子昂,至少杜子昂的生死消息也能帶到公婆的墳上,也算讓他們地下無憂,對家中兒女也有個交代,況且京城那麼大,總有給她的活計吧。
其實,葉芷蘭有個秘密一直沒和人說,從她九歲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她經常能夢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比如跑的飛快的鐵馬、人類能駕馭的飛起來的鐵鳥、浮現海市蜃樓的琉璃等等各種奇怪的事物,不過她也不太在意,畢竟那些離現實實在太遠。
葉芷蘭果斷賣了家中兩天,帶着兩個孩子去京中尋找活計和杜子昂,幸好她的針繡活着實不錯,找到了活計,加上之前賣良田得來的錢,能夠勉強過活。
如此過了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葉芷蘭碰見了靜陽郡主的座駕,竟然看到了杜子昂的身影。
葉芷蘭看到的時候,杜子昂正攙着靜陽郡主的手從馬車上下來,全身绫羅綢緞,透着一股養尊處優的氣質,讓葉芷蘭差點認不出來。
經過一番打聽之後,葉芷蘭才了解到杜子昂的情況。
這人果然是杜子昂,四年前他金榜題名,一舉奪得了榜眼,跨馬遊街時出衆的外貌更是引得很多閨中女子心中暗許,最終卻被靜陽郡主拔得頭籌。
在齊王問過家中可有妻子時,得到杜子昂的否認後,由皇帝賜婚,杜子昂和靜陽郡主結成連理。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杜子昂四大喜事同時獨得二者,羨煞旁人。
葉芷蘭經過一番沉痛的思考後,決定讓杜子昂再添一喜事,讓他他鄉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