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嬴政成材,她這一番辛苦,上蹿又下跳的,絕不能折在區區一本蒙書上面。
“什麼天書,這上面的字分明與凡間一般無二。”三藏義正言辭的聲音入耳,吸引了王媔與嬴政共同的注意力。
三藏認定了王媔在哄騙嬴政,強烈的道德感讓他不能作壁上觀:“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古往今來,曾被千千萬萬的文人墨客……還有道士,精研細讀,從不曾聽聞有哪一個習了之後,能成仙得道的!”
“放肆!仙子面前,爾敢出言不遜!”
嬴政眉眼凜冽,淡淡的呵斥一聲,帝王威勢全開。
擱在當年,始皇帝的不悅能讓滿朝文武一起瑟瑟發抖。
放在而今,三藏親眼目睹過嬴政白骨支離的樣子,全然不懼帝王氣概,倒是很想超度帝王魂去安息,莫要同不良仙子一起為禍人間。
三藏的話卻是提醒了王媔。
她一拍《道德經》,恍然大悟:“是我又粗心大意了。小嬴才從死生之間歸來陽世,這本書是用楷書寫的,而秦時多用小篆,你自然是看不大明白的。”
不過對于無心插柳的功臣三藏,她揚手便是一記小包子砸過去,正中額心:“你給我把嘴閉上,不許亂說話了。”
三藏接住了從額心落下來的小包子,張口想要辯駁,卻發現自己雙唇緊閉,不僅話說不出來,飯也沒得吃了。
他還沒有填飽肚子呢!
這下,他望向王媔得眼神裡,就隻剩一片幽怨了。
王媔暫且不去理會被動乖巧的三藏,她白皙修長的手指滑過封面上的道德經三個大字,正要将整本書從唐楷變作秦篆,以便嬴政閱讀修習。
指尖微動時,她卻忽然改了主意。
改字體不若改嬴政的體。
想來不光如今的字嬴政不認得,怕是如今的話他也聽不大懂……
放下了手中的《道德經》,王媔伸手捧起嬴政剛毅而略顯消瘦的臉。
微涼的觸感令嬴政僵住了身子,他讷讷相詢:“仙子,這是何意?”
張不開口的三藏也想問一問王媔是何意,好好的什麼話不能說,非要動手呢?
王媔手心貼着嬴政的臉頰,散發着淡淡金光,她言簡意赅道:“我給你通一通七竅,如此一來,你便耳聰目明,天下再沒有你不認識的文字,聽不懂的俚語方言。”
嬴政聽了頓時大喜過望。
然後,七竅皆通的他就聽見隔壁有個張狂無比的聲音不屑而鄙夷道:“我阿耶戰功赫赫,勤政愛民,乃千古聖賢之君,窮兵黩武,臉大如盤的始皇帝如何能與他老人家相提并論?始皇帝給我阿耶提鞋還差不多!不,他恐怕連提鞋都侍候不好,哈哈哈哈……”
嬴政眯了眯眼睛,周身散發出危險的氣息。
什麼阿耶的且不提,千古聖賢之君的指向太過明顯。
不知此子是哪一輩不孝子孫,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就敢如此明目張膽非議祖宗!
像是怕沒給嬴政氣到冒煙,李泰又壓着戲谑的聲音補充了一句:“其母趙姬放浪,記在史書上的裙下之臣便有好幾個,我都懷疑那嬴政究竟是不是莊襄王的種!”
始皇帝嬴政:……
他拳頭捏的卡吧響,眼神若淩遲之刀,幾乎穿透茶樓厚實的牆壁,心裡卻沉甸甸的,許多不好的猜測紛亂無章。
莫非宗室或權臣篡權奪位了不成?否則怎敢辱及他與他的母後?
王媔也蹙了蹙秀眉,心下不悅。
這個魏王李泰真是口沒遮攔,張狂太過。
嬴政可是她精心挑選出來的替天行道者,李泰區區一介凡夫俗子,憑何對嬴政評頭論足道長短?
等李泰陽壽用盡入了幽冥,一定讓閻羅王将他發配到拔舌地獄裡好生住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