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有鬼……嗚哇哇哇!”
孩童們奔入自家父母懷抱,齊齊指着繁忙長街上一個颀長俊秀,玉骨豐姿的身影大聲嚷叫。
父母們卻早就失了稚子之心,不若孩童們眼明心亮,直勾勾的盯着長街半晌都沒有看到異樣處。可娃兒們青天白日的嚷着見鬼總是不妥,于是衆人相約着買了香燭,攜娃去城隍廟裡拜了又拜,請城隍管束了那膽大的惡鬼,莫要再來驚擾自家小兒們。
一方水土一方人,上有土地通九霄,下有城隍連九幽,共享人間香火奉。
在這偌大的長安城裡,表面上是李世民稱帝,實際上卻是土地與城隍稱霸。
畢竟,人力微渺,難敵鬼神。
城隍廟裡供的城隍像是個長眉長須,身披彩帶的老頭,跟隔壁土地廟裡的土地像大約是同一個模子裡塑出來的。
然而實際上,鎮守長安的城隍是個長發飄飄的女鬼。
信徒們的訴求城隍全然不在乎半分,隻偶爾顯個靈,免得人們都被土地老兒搶去,短了她城隍廟裡的香火。城隍雖遊走人間,看護城池,卻依舊是鬼身,受陰氣束縛,歸森羅殿管。九幽無悲喜,長安城隍求索數百年,自家修行了個妙法,可将人們供奉的香火轉作自己的七情六欲,借以不忘前塵舊情,永續執念。
感知到城隍廟裡新鮮的香火供奉時,城隍正醉卧快活樓,瞧一出漢武帝夢會王母,乘青鳥遊昆侖仙山的好戲。
戲台上,王母一身金縷玉衣,高髻如雲,廣袖留仙,三隻青鳥振翅翩遷,活靈活現,尤其不知戲班子用了什麼巧法,造出團團蒸騰白霧,氤氲四散開來,一時恍若真的到了昆侖仙境似的,引得快活樓内快活客無不拍案叫絕。
城隍卻不覺這場景有多奇妙,她纖纖素手托着香腮,眼神隻癡癡的盯着那“漢武帝”。
這個“漢武帝”她費心調教了許久,終于有幾分神似了。
城隍本想着照例收了香火不辦事,然而,從孩童們稚嫩的求告聲音裡,她察覺到了異樣。
小兒新生于天地間,身上多攜帶着少許混沌的陰陽二氣,是以眼明心亮,可觀人心,易見鬼影,不過礙于心智懵懂,看得清,說不明白罷了。
能瞞住她城隍的耳目,神不知鬼不覺入了長安城的,絕不是一般的散魄遊魂。
若非一時差錯,叫幾個垂髫之年的小童瞧見了鬼形,她怕是要被哄過去,錯失一記大功。
森羅殿賜下的陰德,可比凡夫俗子進獻的香火更饞鬼。聽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講,攢夠了陰德,可封神登仙直上九重天。
微微收斂了擱在“漢武帝”身上的心思,城隍閉目感知良久,忽而嬌軀一震。
她翻遍了長安城也沒瞧見鬼氣,倒是悚然發現了小天尊的身影。雖然小天尊用術法隔絕了自己的神息仙氣,可她曾于幽冥遠遠見過小天尊好幾次,絕不會錯認她的樣貌。
城隍豁然起身,抛下她心愛的“漢武帝”,奔出快活樓,急匆匆尋了過去。
若能趁此機會傍上小天尊,她還一點一點的攢那狗屁陰德做什麼?也不必整日對着個假漢武帝睹物思人,她求小天尊幫她尋了真的去!
就在平康坊上邊兒,憑空多了一座仙府悠悠然懸浮于空中,正好俯瞰整個東市繁華。
仙府自然缭繞着許多仙氣兒,城隍透過那層層仙氣兒,隐隐約約瞧見那匾額上寫的竟是齊天大聖府。